(大山腳17日訊)此茶,非真茶。
檳州衛生局在取締行動中,發現一家餐廳業者使用沒有製造商標簽的茶粉,隻需少量且不必以熱水衝泡,就會出現濃濃的茶色,懷疑是色素製成的假茶粉。
一般茶粉,是必須衝泡熱水後,才會出現茶色。該假茶粉除了含有色素外,也含有香精成份。

攝影:陳明堅
檳州衛生局聯合貿消局及威省市議會,今日在威中區針對香煙、飲食衛生及骨痛熱症,展開聯合取締行動。執法人員在峇東埔路突取檢查一間無牌馬來餐廳時,發現上述問題。
檳州衛生局主任王勇元說,任何食品及飲料包裝都須有製造商標簽,但上述假茶粉,隻是以鋁紙包裝,沒有附上製造商標簽。
他勸請飲食業者及民眾,不要購買沒食物標簽的茶粉,以免影響健康。

當局官員也在上述餐廳的廚房,發現並充公沒有標簽的咖喱食用粉。
此外,也充公多盒水紅(Merah jambu)色的色素粉。該色素粉在包裝上注明“符合政府衛生條例供食品用途”,但當局需進一步檢驗其成分,是否真的符合標準。

該餐廳也不符合其它衛生條件,衛生局已發出指示要求關閉14天,直到完成清洗工作。
另外,王勇元說,該項聯合行動也將突擊工地檢查孑孓,同時,也在禁煙區及商店展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