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攜老帶幼,今早到威省曆史最悠久的稻田——本南地甘榜德魯斯(Kampung Terus),與稻草人、稻草裝置藝術品拍照打卡,今日也迎來最高潮活動,民眾在下田捉魚樂。



在場民眾也體驗傳統遊戲、觀看文化表演、踢足球、寫生等,樂趣無窮;為期3天的稻穗節從昨日(16日)至明日(18日)舉行。
除了在稻海鄉間小路上陳設藝術品,鄰近與該稻田曆史息息相關的德魯斯河碼頭,亦設為活動地點,供民眾乘船體驗當地生態。



檳州首長曹觀友為活動主持開幕時說,這座稻田可追溯至1800年,當年吉打王室派遣逾4萬5000位農民到此開墾耕種,而德魯斯河成為了當年的主要運輸水道。
“州政府將持續給予活動支持,尤其此稻田區的特色有助帶動州內旅遊,為檳州增加旅遊景點,州政府與主辦當局即本南地州議員服務中心,將探討把這座稻田景點列入國家旅遊手冊。”


他也說,檳州雖然小,也是以製造業為重的州屬,但稻米平均產量方面,在2015年至2016年稻米收割季節時,每公頃稻田區達到了5.8噸的產量,繼雪州後位居全馬第二的州屬。
“這證明檳州仍需種稻,而糧食對於檳州的重要,在於保障檳州糧食供應穩定。”

本南地區州議員諾麗拉說,儘管檳州面積屬小州屬,但卻是國內數一數二的稻米生產州屬,因此檳州除了電子產業進駐,也可生產糧食,希望州政府重視稻米業,確保灌溉稻米的河流乾淨。
出席者包括威省市議會主席拿督羅查裏。
拍攝:羅健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