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0日訊)華團的另一項隱憂,會員不居住在檳城,導致在檳求學的會員子女人數少,導致有會館面對申請子女獎學金的人數,一年不如一年情況!
南海會館學生獎勵金評審主任關秀華說,該會館在過去最輝煌時期,有約60名會員子女申請獎勵金,之後減到約30名,但近2、3年來,申請的學生隻有十多位而已。

“我們的會員人數是多,可是會員都不居住在檳城,不少會員居住在外地或是外國,導致在檳求學的會員子女人數少。”
她接受《中國報》電訪時也說,基於明年開始小學一至三年級都不必考試,因此該會館需要開會,討論小學一至三年級學生申請獎學金的準繩。
另一方面,根據本報向另三家華團了解,他們雖然面對青黃不接情況,不過,子女獎學金受惠人數並沒有受影響。

檳榔州南安會館財政梁偉宏坦言,該會館的確面對缺乏新年輕會員,但在子女獎勵金方面,無論是開銷還是受惠學生人數都保持不變。
“我們近3、4年來,撥款作為子女獎勵金的數額,都保持在1萬3000至1萬4000令吉,人數大約是50名。”
他說,該會館是以學生在校成績作為申請準繩,每個年級都有獎勵金,而且凡是考獲1個A也會另有獎勵。

人數維持,學校成績為審核條件
檳城惠南聯鄉會總務鄭達明指出,該會曆年申請子女獎勵金的人數大同小異,人數維持在40至50名左右,而且也是以學校成績作為審核條件。

庇能台山寧陽會館主席黃麗賢說,該會館都會依每個年級頒發會員子女獎學金,每年的人數都差不多,介於40到50名。

“我們主要是以學生在學校的成績來審核,如果遇到政府考試的年級,我們也是看學校成績,即便政府考試的成績未出爐。”
報導:梁儀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