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腳4日訊)過去兩年分別遭受大風雨蹂躪的著名登山地點-大山腳督坤山,政府有長短期方案復原該山!
短期方案是檳州政府通過撥款約20萬令吉,修復一些迫切需要修復的登山路和溝渠排水係統;長期方案則是向中央政府申請在第12大馬計劃下撥款復原整座督坤山。

馬章武莫區州議員李凱倫透露,復原整座督坤山,包括修復道路、加固山坡、對山土結構進行研究、測量工作等,成本需約1790萬令吉,是一筆數額很高的預算,而有關山路長度為3.6公裏。
“我們希望能盡快批準這項撥款申請,也許今年來不及,期盼明年可獲批;復原工程除了需要大筆資金,也需要時間修復。”

李凱倫今日巡視該山前,向媒體彙報中央及州政府對該山的修復進展時透露,他於2018年11月州議會提問該山修復進展後,得知上述資料。
他說,自那時起,檳州政府並非隻是在等待中央政府撥款,反而都有在跟進督坤山的修復措施進度,大山腳區國會議員沈誌強也都有一直在密切跟進。

每年前來督坤山的人次達72萬人,自2017年11月檳州大水災被風雨侵襲後,該山當時有66處土崩地點,之後短暫關閉清理;2018年5月再被風雨侵襲再次關閉,經清理後對外開放登山至今。
威省市議員陳潤輝透露,截至目前,檳州政府已耗資24萬1700令吉修復該山。
“其中18萬令吉用於防崩措施,其餘用於清洗積滿泥土沙石的水池、溝渠、道路等,也修復被洪水侵襲受損的商店。”


陳潤輝:沒坐等撥款 已招標修道路溝渠
威省市議員陳潤輝說,檳州政府並沒有原地踏步,坐等撥款,而是有在解決問題,除了向中央政府申請撥款,州政府也有撥款維修。
他指出,檳州政府已在8月21日完成一個短期修復工程的招標,工程耗資約20萬令吉,以修復迫切需要修復的道路和溝渠。

“登山路旁的排水係統很重要,如沒有修復,下大雨時,雨水就會從山頂順著道路下衝至山腳,而不會通過路旁的溝渠排走,間接帶來破壞;有不少的溝渠都還是處於受損狀態。”
另外,他透露,馬電訊公司也有耗資約4萬令吉修復道路,但目前來看,相關修復的路段,如今又恢復受損原狀。
“除了這些措施,過去也有通過炸石公司和威省市議會,對山上阻擋道路的巨石,進行炸碎清理工作。”
督坤山存有一定風險 民眾登山請提高警惕
督坤山雖然開放登山,但陳潤輝勸請民眾,下雨時盡量不要登山以策安全,尤其該山目前並非100%安全。
李凱倫認為,督坤山吸引許多人前往,是重要的休閒好去處,但民眾必須提高安全意識,登山之餘時刻保持警惕;無可否認,該山一帶存有一定程度的風險。

李凱倫否認,召開此記者會是因為受到民眾投訴的壓力,而是要彙報修復該山的進展。
巡視期間,一登山民眾也向李凱倫反映,希望政府可盡速復原督坤山。
李凱倫坦言,督坤山受破壞程度很大,因此需更多資金復原、對土地層進行研究、修復道路、加固山坡,及建設有效的排水係統。
當天出席者,包括威省市議員王澤欽、直落督坤鄉管會主席哈芝奧斯曼,及大山腳區國會議員沈誌強的代表洪敦彬。
拍攝:羅健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