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者家属分享:忧郁症就像感冒 要及时去看医生 | 中國報 China Press
  • 首页
  • 告别式
  • 中国报 CPTV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自杀者家属分享:忧郁症就像感冒 要及时去看医生

    (槟城21日讯)一名自杀者家属瑞吉儿,曾在2013年经历患有忧郁症的弟弟跳楼自杀身亡事件,后来她在透过帮助类似的人,才慢慢从伤痛中走出来。

    瑞吉儿是精神类药物销售员,也认识很多医生。其弟弟患上忧郁症时,她尽量将弟弟引介给医生,但她说,其他人难免会对精神病患有歧视。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瑞吉儿分享其伤痛经历,希望人民多多关心身边人。


    “患者会觉得本身罹患忧郁症,应当做秘密来保守,而不是对其他人广而告之。”

    她强调,其实忧郁症就像感冒,如认为自己有问题,应及时去看医生。

    她今早出席“爱。生命”预防自杀觉醒运动记者会上,这么说。

    她说,其弟弟当初有寻求槟城心灵扶助协会的辅导员帮助,但不是精神科,因此被耽误,而事情发生时间太短。

    “我们虽然有陪伴他,但毕竟不是专业人士,能给到的帮助很少。”

    她哽咽回忆说,弟弟曾告知他过阵子可能就不在,而她也立刻安排医生,但依然无法阻止悲剧发生。

    “他告诉我,他周五可能就不在,因为要见医生也需要安排时间,我就约好周三带他看医生,但他周三时已离开我们。”

    她说,有自杀倾向者都有迹可寻,他们会发出信号,而身边人应即时关怀采取行动。

    “我后来分享经历,希望可帮助有需要的人。”

    “爱。生命”将举办系列活动,提高人民对预防自杀的觉醒。左起为瑞吉儿、张君玲、华运栋、郑友耀、苏钊立、叶金美与陈汉良。


    另外,她呼吁,媒体们应有适当报导,而社交媒体也不该广传自杀新闻,且网民们的留言往往对家属造成二度伤害。

    记者会出席者尚有温馨苑创办人华运栋、精神专科医生郑友耀、槟城心灵扶助协会代表张君玲、槟城创意艺术治疗中心注册辅导员叶金美、檀香爱心福利中心代表陈汉良,及槟城精神健康协会志愿者苏钊立。

    勿将自杀归类为单一原因


    槟城创意艺术治疗中心注册辅导员叶金美提醒,即使小学生自杀率较其他年龄低,但媒体在报导相关新闻时,也要注意不要用单一原因报导整个事件。

    她提醒,社会不该标签一个人的单一自杀原因。

    她说,其实自杀的原因非常复杂。

    “就如今天功课压力就跑去自杀,真的那么简单吗?那为什么其他人没有因为压力就去自杀?”

    她强调,学业压力与自杀没有直接关系,反而是后面有很多复杂关系,是我们未曾注意。

    “比方说人际关系、抗压能力、家庭中父母的婚姻关系等,种种因素都会影响个人的心灵成长。”

    她说,小学生也是要关怀的群体。

    支持检讨自杀行为的法律条文


    精神专科医生郑友耀希望,全民拒绝一切对精神病,和自杀行为的污名歧视,并支持政府检讨自杀行为犯法的法律条文。

    “尝试自杀的人,需要的是帮助而非惩罚,自杀未遂者需要辅助与治疗,把自杀行为归类犯罪行为,将严重强化污名化歧视,导致许多自杀未遂者却步不前,延误寻求必须的治疗。”

    他也说,他可看到纸媒近年来,在报导自杀新闻时已有改善,在报导传递正面信息,如在文末附上求助热线等,唯社交媒体的不当报导还是无法管制。

    他补充,如果遵守新闻安全指南的报导,如附加求组资源、鼓励求助和强调以正能量应对人生挑战等,则有助预防自杀。

    他也透露,为教育群众适当应对自杀新闻,提升预防自杀的觉醒意识,温馨苑已连同9个组织,先后在7间中学与学院,进行“走入校园计划”。

    “我们为师生培训,以增进心理卫生,及助人的基本技巧。”

    他强调,“爱。生命”鼓励出现忧郁症患者,或其他精神疾病患者,寻求专业的诊断与治疗,及早就医可减低自杀的风险。

    下月6日办 自杀防止守门人培训课程


    温馨苑将于10月6日(周日)上午9时至下午1时,在该中心举办自杀防止守门人培训课程,由精神专科医生郑友耀与心理治疗师陈翠燕担任培训讲师。

    凡16岁以上,能以中文沟通者,有意学习或参与自杀防止工作者,皆可致电04-2109928报名参加。

    于9月30日前报名者皆免费,而后来者则每人需象征性收费20令吉,由于场地有限,预计只开放120个名额。

    而在10月12日(周六)下午2时至4时,则请来国大医学院精神专科医生副教授陈丽芳,在光大圆顶科学馆主讲“自杀新闻的安全传播”英语公众讲座。

    男人抗拒道出问题


    槟城心灵扶助协会代表张君玲说,社会赋予忧郁症患者太多枷锁,让他们无法正确抒发自己情绪。

    “有的人不知道真相,只是觉得自己没有用,感觉自己天天想死,当他们和我们谈话时,我们会鼓励他寻求帮助。”

    她补充,由于辅导员也不是医生,因此只能给劝导,让他们根据症状寻求正确帮助。

    “他们也相信我们,我们会教导他应如何与医生反映,因为有的人很害羞,不愿让人知道自己面对问题。”

    她强调,尤其是男人,因亚洲社会普遍认为“男儿有泪不轻弹”,有些求助者抗拒述说自己的问题,因为提到就会控制不住哭泣。

    “这时,我们就会告诉他,哭是被允许的,医生也会明白他们的处境,知道他们属于风险很大的一群,并立刻转介他们去相关部门就诊。”

    “救助者就会去尝试,然后感谢我们的倾听,因为有同理心,会理解鼓励他们。

    郑友耀也补充,现在州内很多大型诊所都有配备心理治疗师,让有需要的患者可以前往就医。

    ↓↓相关新闻↓↓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