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腳1日訊)為協助威省市政廳,解決社區不斷繁殖的流浪貓狗問題,拯救流浪狗(SOS,Save Our Strays)將向相關單位申請資金,以在半年內為威省節育約2萬隻流浪狗!
威省市長拿督羅查裏透露,SOS是威省市政廳,在處理流浪貓狗的其中一個合作非政府組織。


他說,在奉行捕捉後節育再放生的理念,該組織提出上述建議,並且已獲得他的同意信,目前尚待該組織籌足資金。
羅查裏今早為威省市政廳動物收容所主持開幕後,在記者會上,如是披露。
他說,SOS是集中處理流浪狗的國際與本地組織,獲得足夠資金後會從國外攜獸醫、器材、藥物入境協助節育,而本地獸醫和私人獸醫診所不足以應付2萬隻。
他說,屆時,市政廳會為之準備一個空間進行節育,同時也有告知該組織,外國獸醫入境我國要遵守各項條例,比如所需要的準證及移民局條例等。
“當有關組織得到資金後,他們將會過來,在6個月內為威省流浪狗進行節育。”


另外,羅查裏指出,市政廳嚴正看待及解決流浪動物問題,估計威省現有2萬隻流浪狗。
“雖然我們今年截至8月捕捉1943隻流浪狗,給予治療、領養等,但流浪狗繁殖還是以倍增數量增多,如此下去解決不了問題,因此市政廳與各概念不同的非政府組織合作。” 其他出席者包括市政廳秘書羅絲娜妮、威省市議員陳潤輝、王育璿。


拍攝:羅健傑
市政廳與NGO合作 讓民眾領養流浪動物
威省市政廳除了與拯救流浪狗組織合作,也與威省防止虐待動物協會(SPCA),及北賴善待動物組織(MERCY)合作。
羅查裏說,上述組織各奉行不同理念,其中威省防止虐待動物協會是照顧捕捉而來的流浪貓狗後,讓公眾前往領養,或在每月首個週日舉辦的早晨無車日活動攤格,及每月第三週週日在柔府汽車城的攤格,讓公眾領養。
他說,北賴善待動物組織則隻是準備狗收容所,市政廳在北賴花園給予對方一個空間,目前該空間已滿,因此也已物色北賴鳳凰花園一個半英畝的空地,讓該組織使用。
“民眾將之送往該收容所,總好過隨地亂丟在巴刹、食肆。威省市政廳不鼓勵貓狗主‘製造’流浪貓狗,而要為之節育。”
耗41萬打造動物收容所
威省市政廳設於峇冬丁宜的動物收容所,是由一座空置的小販中心改造而成,去年4月9日耗資41萬4820令吉動工改造,同年8月27日完成。
這座佔地0.2614英畝的收容所,內有10座主要設施,包括辦公室、節育診所、倉庫、廁所,貓、狗、雞、牛、羊、豬隻收容所,同一時間可收容2隻牛、6隻羊、2隻豬、100隻狗、50隻貓和雞。
羅查裏說,威省市政廳衛生服務組今年4月1日開始在該處操作,包括糧食、醫藥,每月開銷為9420令吉。
“在這之前,威省市政廳是晚間捕捉流浪動物後,早上才移交給非政府組織,由於這段期間都會留在羅厘上,引發愛護動物人士不滿,我也接獲相關照片指殘忍對待動物,我認同他們的觀點,於是設立此收容所。”


貓狗不應亂丟街上 找威省市政廳解決
“如果你不知道怎麽做,來找我們吧!”
羅查裏希望,狗主和市民不要將流浪貓狗,隨意亂丟在街頭上,製造不斷繁殖的問題,希望市民可以找市政廳解決問題。
“我們會告知,他們能怎麽做和解決,以便流浪動物不會亂丟在市集、食肆。”
他指出,威省市政廳動用所有資源來處理社區流浪動物問題,民眾也要有良好的飼養習慣,要飼養就不要亂丟棄街上,飼養的數量,也不要超過所允許數量,隻有通過以上多種方式,才能確保社區清潔、健康和衛生。
“如果大家都能合作,那麽我們就不需要花這筆開銷(9420令吉),它隨時還會增加,比如動物患病時,這筆開銷會更高。” 開幕活動當日,也有一系列教育、節育活動展開,馬來西亞吉蘭丹大學出動流動獸醫診所,到來為流浪狗節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