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北馬 > 檳島

特工隊

直落巴巷魚排

魚隻“翻肚死”事件

文 文 文

【今日北馬頭條】 籌設特工隊 監督防翻肚 海一變臉 撤魚排

(檳城19日訊)監督海水質量變化,一有異樣馬上通知養魚業者急撤!

今年8月,早前發生大量,養魚業者血本無歸。

直落巴巷海域有一些魚排,早前發生大量魚隻死亡事件。

理科大學海洋與海岸研究中心(Centre for Marine and Coastal Studies,簡稱CEMACS)總監拿督陳思憓博士透露,該中心將與環境局及漁業局,成立,專職監督檳州及吉打邊界海域的海水質量。

“海水一有變化馬上通知養殖業者拉走魚排,及進行進行應對措施,減低損失。”

她說,有關籌備中,預計11月可以成立。


 

CEMACS成立於1978年,是我國曆史最悠久的海洋研究中心,包括研究海中微生物、水母和珊瑚等。

她今午迎接檳州首長曹觀友參觀該中心時,這麽說道。

她也提到,大量魚隻集體死亡的原因,是海中藻類大量繁殖,海水氧氣驟減,魚隻缺氧而死。

“而直落巴巷事件發生時,是剛好遇到利奇馬颱風,海底整夜被激烈攪動,許多微生物及廢物浮上來,加劇魚隻缺氧。”

 

海洋研究員沈義光(左起)向曹觀友、楊順興及法依紮講解水母習性。

她說,一旦該成立後,就會全面監督海水情況,一有異樣馬上通知養殖業者。

另外,詢及檳州政府會否在來臨的預算案,撥款給CEMACS,曹觀友笑說,理大比州政府有錢。

他說,理科大學作為一所享有頂尖榮譽(APEX)的大學,在前朝時期每年獲10億令吉中央撥款,比州政府的年度預算案款項多。

不過,他說,若有需要,州政府會與該中心合作,包括資助研究等。

出席者包括理大新任副校長法依紮。

 

曹觀友(第2排左4)參觀CEMACS,第2排左3起陳、楊順興及法依紮。

教淺海漁民養蠔

CEMACS教漁民養蠔,6至8個月可有收成。

陳思憓說,CEMACS早在1989年投入養蠔研究,也有生產蠔苗。

“魚獲減少,淺海漁民收入也減,作為社區服務之一,我們也教淺海漁民養蠔,至少他們有一項替代收入。”

她說,漁民早上出海捕魚,下午可養蠔增加收入。

她也說,養蠔比養魚養蝦方便,養魚還需要購買飼料理,養蝦雖然3個月就有收成,但一次收成就沒了,又要開拓新蝦池。

CEMACS給漁民提供蠔苗,協助增加漁民收入。

 

CEMACS出產的肥美生蠔。

可獨立研究填海衝擊

曹觀友說,CEMACS是獨立研究機構,可獨立進行填海計劃衝擊的研究。

他是針對記者詢問,州政府是否會委託CEMACS進行檳州填海計劃的衝擊研究,這麽回應。

“該中心可以研究,也可以向州政府提出建議,它可扮演此獨立角色。”

特工隊 監督防翻肚 海一變臉 撤魚排">

高興
高興
2
驚訝
驚訝
4
憤怒
憤怒
3
悲傷
悲傷
2
關懷
關懷
0

特工隊

直落巴巷魚排

魚隻“翻肚死”事件

相關文章

氨及硝酸鹽過高 造成魚隻死亡

魚隻受汙染中毒亡? 諾艾莎:毫無根據!

◤今日北馬頭條◢ 林桂億建議 成立特工隊 應對大年洋垃圾 與汙染問題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