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的古跡文化多,而武裏南府的帕儂藍曆史公園,也是高棉文化相當重要的曆史遺跡。
帕藍儂曆史公園位於泰國東北部與柬埔寨交界的武裏南府(Buriram Province)的南隆縣(nang rong),曼穀的Mochit 汽車站有直達的班車到南隆縣,車程7個小時左右。

帕儂藍曆史遺跡公園,與柬埔寨很近,在高棉語中,帕儂藍意思是“大山”。
泰國政府共耗時17年為帕儂藍曆史公園進行重修,即從1971年至1988年,並在1988年5月12日由詩琳通公主主持開幕,在2005年,泰國當局也把該遺跡提呈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以期獲列入世界遺產。
這座供奉濕婆神的宮殿,在公元944年修建於一座死火山上,從佛曆的15世紀到18世紀(公元10至13世紀),經過好幾個朝代的重新修建,帕農藍寺是用粉紅色土石建造而成的。
在帕儂藍曆史公園,參訪者須經過長長的過道,陡峭的台階以及裝飾五頭蛇的聖蛇那迦橋,通過層層石階梯而上可到達主塔。

走道兩側排著許多“處女柱”,通過層層石階梯而上可到達主塔,據指寓意人間通往天堂之道。
主塔處處皆是精美雕刻作品,如:毗濕奴側臥楣石、濕婆神毀滅之舞雕刻及其他描述印度神故事的雕刻,相當完善、精美。
帕儂藍石宮的精妙之處,在於15道門連成一線的奇觀,每年4月和9月的日出時分,陽光便會通過15扇門連成一線;而每年3月、10月的日落時分,也能在此看到一線夕陽閃耀而來,讓人覺得無比驚豔,更對高棉時期古人的文明和智慧,深感敬佩。

帕儂藍寺是敬奉印度教的濕婆神的神殿,傳說中是濕婆的居所,到了十八世紀,柬埔寨吳哥王朝的國王闍耶跋摩七世轉向信奉大乘佛教,這座寺廟就被改成大乘佛寺。
每一年的3月尾至4月初,這裏也會舉辦盛大的宗教儀式。
這裏也是泰國境內規模最大,建築最精美也是保存最好的高棉寺廟。
視頻:Videovoyage.tv
視頻:Kai BlackDiamondKing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