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北馬 > 威省

章瑛

垃圾

陳潤輝

南眉河

河流垃圾

河流攔物柵欄(log boom)

文 文 文

【今日北馬頭條】南眉河 隻需2周 漂浮垃圾便積逾百公斤

(大山腳24日訊)順著,流進大海的量有多少?

若你無從想像,不要緊,威中水利灌溉局的告知你:其實隻需要2個星期,上遊(未包括下遊)就會有逾百公斤各式各樣的漂浮,沿著河流漂出大海。

其中,佔最多的是塑料瓶、塑料袋及保麗龍,這些還隻是漂流河面上的,不包括沉底後難以處理的

攝影:羅健傑

該局本月初,就在麥穀園旁的河面,裝置了一道浮動河流攔物柵欄截漂浮,隻是2週時間,就攔獲估計介於80至100公斤的漂浮,數量驚人。


隻需2個星期,河流攔物柵就能攔獲這麽多垃圾,右起為章瑛、陳潤輝等人,巡視河流。
浮動的河流攔物柵,主要用於攔截漂浮於河面的垃圾。

有關河流攔截柵,“揭露”人類隨手亂丟的惡習,漂流之中,就包括袋,顯示仍有民眾把河當場,疑似黑油也隨著這些擱在河面上。

該局今日與巴東拉浪區州議員、威省市議員,巡視有關攔物柵的操作。

該局工程師莫哈末納斯亞倫說,漂浮一旦順著,漂流至更為廣闊的柔府河後,將更難以攔截處理,故當局實施“源頭控制”,把分阻在上遊清理。

“威中水利灌溉局早前在威中分局旁的柔府河,設置一道30公尺長的攔截裝置,但因為太多而斷過,因此採用源頭控制應對。”

除了塑料垃圾,擱在河邊的還出現大量疑似黑油。
南眉河的左側裝置了漂浮河流攔物柵,右側的巴卡阿朗排洪溝,還會建設一個“垃圾口袋”。

他說,麥穀園旁的,除了本月初裝置了這一道河流攔物柵,當局還會在銜接該河的巴卡阿朗排洪溝,建設一個“口袋”(rubbish pocket),用以攔截,明年1月將會完成,這兩項設施耗資10萬令吉。

他也說,當局每月定期清理攔物柵,唯豪雨來臨時會多加監督和清理。

塑料、保麗龍,是最多的漂浮垃圾。
當局將會定期清理河流攔物柵欄截到的垃圾。

自己 就是最好的
攔截工具

自己,就是最好的攔截工具!

莫哈末納斯亞倫說,最好的攔截方式,就是市民以身作則,不落溝!

他坦言,兩旁有逾百個排洪溝的銜接處,難以每一個都能攔截到,而這些都是來自上遊的住宅區,當局也發現疑似黑油,及民眾亂丟進河的

經過攔截垃圾後,上遊河水排往南眉河的河面就少了許多垃圾,河水將會順著它流往柔府河,再排往大海,圖中建築為大山腳宏願組屋。

威省市議員說,今年1月至11月,運往場處理的,就高達50萬4011.52噸,平均每噸處理費為130令吉至150令吉,包括收取、運送和填埋費。

“2015年至2018年,每人每日製造量分別是1.3公斤、1.17公斤、1.09公斤及1.23公斤,還未達到滿意的數據。”

他提醒民眾,不要將丟進河,因這會造成河流阻塞,也成為水災禍因之一。

試想想,沒有攔截垃圾的話,從南眉河排往大海的垃圾,兩週就會有這麽多。

:創新點子
推動源頭分類

認為,必須以創新點子結合現有的資源和措施,進一步推動源頭分類和回收。

她提議威省市政廳,或可探討對積極響應源頭分類的市民發出獎勵,鼓勵更多人響應,例如在印尼,就有通過發出巴士票來獎勵市民。

章瑛(左)向該局官員了解攔截垃圾的操作,右2起為莫哈末納斯亞倫、陳潤輝。

她促請威省市政廳、居民協會、睦鄰中心、鄉委會,加強宣導回收及分類

她說,河流裡頭的塑料瓶,都是可回收變賣之物,民眾不該亂丟進河,反而必須主動回收,或交由每逢週六到住宅回收的威省市政廳清潔車輛。

“如今,已是來到環境緊急狀態,若現在不處理、拯救地球,我們將面對更極端的環境。”

↓↓相關新聞↓↓

南眉河 隻需2周 漂浮便積逾百公斤">

高興
高興
0
驚訝
驚訝
0
憤怒
憤怒
1
悲傷
悲傷
0
關懷
關懷
0

章瑛

垃圾

陳潤輝

南眉河

河流垃圾

河流攔物柵欄(log boom)

相關文章

升旗山零垃圾活動 逾800人登山撿垃圾

小販收檔留爛攤子 丹洛夜市淪垃圾場

雨下15分鍾 就淹水 商家苦熬30年水患

檳每日處理2600公噸垃圾 巴德魯籲全民減少製造垃圾

“文明掃墓”運動來到大山腳 有人祭祖後 垃圾隻清一半

煙花慶祝後垃圾亂丟 亞羅士打道路成廢品場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
人氣瀏覽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