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14日訊)屋漏偏逢連夜雨!早前的香港反修例運動延燒,已導致高淵港口活魚蝦姑外銷受到打擊,如今再來個武漢肺炎肆虐,這場未知數的疫情擴散,有者更逼著以降價的方式來止血。
高淵港口社管會主席周童泰說,高淵港口的水產如活蝦姑、紅蟹及斑魚,其中30%是外銷至香港,隨著早前的反送中運動,香港飲食業尤其是大酒樓生意一落千丈,魚類需求下降。
“如今,武漢肺炎看似有繼續擴散跡象,香港政府也采取嚴厲的防疫措施,禁止從外國進口活魚,因香港政府也擔心病毒是否會透過水質傳染到魚隻。”
他以本身為例,每天平均出口10噸活魚,但目前隻有3至4噸;不過,他說,不僅是香港的因素,武漢疫情全球蔓延,國內外也開始采取必要的防疫措施,如減少聚餐或外出等,這已間接導致高淵港口的活魚出口量下降60%。

詢及是否會以更便宜的價格供應國內需求,他說,對於資金充裕的業者而言,會選擇堅守到疫情過後,絕對不會虧本出售。
“我們還能等到2至3個月才來買魚,希望那個時候疫情能雨過天晴。”
錯過高峰期
只能內銷
武吉淡汶水產收購商拿督陳建寶說,鑒於香港禁收我國的海產,他唯有逼著以降價的方式來暫時“止血”。
他說,蝦姑的盛產期在每年4月至11月,其中,5月至8月是高峰期,這段期間,一個月可以空運20趟,每趟大約200公斤蝦姑,但隨著反送中運動和武漢肺炎的雙重打擊下,香港這筆外銷訂單幾乎取消。
“若武漢肺炎疫情在6月前還不能解除,錯過了蝦姑的高峰期,我不排除以下降30%的價格來進行內銷。”
他指出,截至目前,隻有香港大量收購大型蝦姑,因此,除了香港,他暫時還無法在其他國家找到新市場。
報導:劉峻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