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4日訊)檳城論壇成員邱思妮指出,希盟政府執政檳州11年,檳州仍沒有一個憲報地方藍圖,州政府如今卻耗資500萬令吉,為未來的檳島南部人造島設計規劃藍圖。
她今日發表文告說,檳州目前有180萬人口,超過一半人口住在威省,但州政府至今未為現有的人口,提供一個憲報的地方藍圖。
“檳州首長未根據城鄉法令,為檳州現居人民進行適當的城市規劃,反而耗資500萬令吉,給未來的南部人造島‘未來40萬人口’設計規劃藍圖。”

她也說,南部填海計劃據說是在檳島南部建設新城鎮,另也建設交通基礎設施包括大道和輕快鐵,以貫通這個全新的城鎮。
“屆時,填出來的3座人造島將形成新的選區,人民有權知道這些一切;在城鄉法令下,舉凡大型的城市規劃發展,人民必須被徵詢。”
她說,檳城人可能被引導認為,在檳州交通大藍圖計劃下建設的交通基礎建設,是為了解決交通擁擠問題,但輕快鐵工程及泛檳島第一大道工程,似乎是為了服務南部人造島,及北部斯裏丹絨檳榔2的新城鎮。
“若是真的,那麽現有的檳城居民所繳付的門牌稅及地稅,可能最終是用來津貼,不是為他們方便而設計的交通基礎設施。”
有關憲報地方藍圖,檳首長曹觀友於去年12月11日召開的記者會提到,檳州從來不曾有地方藍圖,不過隨著檳州2030年結構大藍圖憲法上頒布後,就必須要有地方藍圖。
他說,草擬中的地方藍圖和結構大藍圖是同時展開,隨著2030年結構大藍圖已在去年10月24日在憲法上頒布,威省地方藍圖將在半年後憲報,而檳島則是在1年後,不過地方藍圖草擬工作在結構大藍圖憲報前,就已經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