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溪大年18日訊)隻要問起傌莫新村有什麽好吃,相信本地人給你的唯一答案,就是“雲吞面”。
傌莫新村不大,隻有約100戶,約數家咖啡店,但單是雲吞面,就有至少4檔。
其中最知名的,就是“榕樹下”雲吞面,逾60年來都沒有招牌,而店前的樹,就是最佳的辨識。
目前,經營這個雲吞面檔的是一對母女,即泰國媳婦瓊甘(55歲)和女兒繆琇雯。

瓊甘接受《中國報》訪問時指出,她本身是泰北人,約20年前嫁來傌莫。她嫁來這新村後,成為檔口幕後的幫手之一,跟著家人開始學習打面,而從以前到現在,檔口的每一碗面,面條都是自家自製。
她笑言本身吃不慣雲吞面,但新村的人,都很愛吃雲吞面。


繆琇雯說,該檔口一開始由曾祖母經營,後來由長輩伯伯等接手,再輾轉到她們經營。
瓊甘說,其檔口在早上7時就開始營業,至下午3時,逢週三休業。
“這裡的人喜歡早餐吃雲吞面,但街上也沒有太多熟食選擇,因此11時開始也會售賣經濟飯,順應顧客要求炒飯和炒面等。”

她說,其生意最好就是清明節期間,許多家庭會在週末回來掃墓,並停留在這裡吃雲吞面。
她說,其面食都是豬肉雲吞,有水煮和油炸,多數都會配水煮雲吞,而配料包括豬油渣、蔬菜、叉燒和醃製辣椒,醬料也是自己調配。
她說,以前自家的蛋面打面還會批發給其他小販,但近年來都不批發,隻是供應檔口賣麵。

顧客吃慣繆家的雲吞面
顧客葉福來說,其母親是傌莫人,他吃了繆家的雲吞面,有逾40年。
他說,其家人住在檳城,平時會往來檳城和傌莫,在傌莫的早餐也就是雲吞面。

葉福來。
“吃了數十年,這裡沒有什麽改變,隻是當年店前的小樹就長高了,本地也沒有什麽發展,年輕人很少留在這裡。”
問及為何喜歡這檔雲吞面,他笑說,吃習慣了。
他說,傌莫新村華裔居民越來越少,很少人會在這裡開店或咖啡店。
他說,雖然這裡有鳳凰山和佈秧穀等景點,但遊客並不多,多數也是學生到來。

傌莫新村約有百戶居民
傌莫新村是在約1953年設立,當時已有約百戶居民,至今仍有70餘戶居住在此。
該新村雖然人口少,社團組織有佛教會、福德祠、義務消防隊,也有一支醒獅團。
傌莫前村長莫彬泰(64歲)指出,在新村設立之前,當地有兩所華小,即屬於廣東幫的培華,和福建幫的振華,新村設立後合併為新華華小,他也是新華華小的現任副董事長。
他說,傌莫新村的華裔,都是福建人或廣東人為主。
他說,高峰期時,新華學生達逾百人,而如今學生人數隻有50人,且8成為異族生。
他說,本地缺乏工作機會,年輕人大多都往外發展,但新華華小的學業表現仍相當不錯,今年9個六年級學生都是異族,當中8人全科及格。

他說,傌莫最出名的就是雲吞面,第一檔雲吞麵是由繆華秋開始經營,即目前的榕樹下雲吞面,數十年由其家族經營至今。
“雲吞面在傌莫有多盛行?就現在的那麽小的傌莫,就有4檔的雲吞面。”
他說,這裡的雲吞面的其中一個特色,就是辣椒都是攪碎,一般在雙溪大年等地吃得雲吞麵,醃製辣椒都是切片。
↓↓相關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