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北馬 > 威省
人氣瀏覽
Icon

行動管製

面罩

前線醫護人員

文 文 文

◤行動管製◢ 環保、省錢、更好防護作用 工程師為前線人員製可拆式防護透明面罩

(大山腳2日訊)缺乏防護設備,檳城一名年輕工程師就想出以3D技術打印出來的可拆式防護透明,替代一次性海綿,環保省錢又容易使用,也有更好防護作用!

隨著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擴散,防護設備如的需求也不斷增加,但醫生在為每一人進行檢測後,這些一次性海綿都必須立即丟棄。


黃鬆毅展示製作出來的面罩塑料環架。 (受訪者提供)

醫護人員戴上黃鬆毅與團隊製作的可拆式防護透明面罩,豎起拇指讚好。 (受訪者提供)

來自檳城的年輕工程師黃鬆毅(28歲)靈機一動,利用3D打印技術製作塑料環架,隻需在環架上以訂書機打四個洞,套上透明塑料罩及發箍,就可使用。

他接受《中國報》電訪時說,當醫生在為患者進行檢測後,隻需更換透明塑料罩及發箍,塑料環架可以循環使用,比起一次性海綿,沒這麼浪費。經過試驗,塑料環架清洗後可循環使用至少100次。


製作可拆式防護透明面罩所需的工具及器材。 (受訪者提供)

黃鬆毅(左)向檳州首長曹觀友介紹,以3D技術打印出來的可拆式防護透明面罩。 (受訪者提供)

談到如何萌生這個想法,黃鬆毅說,他上周二與其同學兼檳城中央醫院負責檢測新冠肺炎的醫生薛佳盛談話時,了解到醫院面對防護不足的問題,其中主要原因是,一次性海綿在使用過一次後,就必須整個丟棄。


他發現,原來負責檢測的醫生,在以棉花棒伸進患者鼻子或喉嚨抽取樣本檢測的過程中,會導致患者打噴嚏或咳嗽,患者口水液體無可避免會噴到醫生的海綿,只能一次性使用。

“加上檢測工作不能在醫院內進行,必須在太陽底下工作,穿了防護服的醫生因熱流汗後,汗水也會被海綿吸收,造成細菌與皮膚接觸。”

更衛生及容易使用

黃鬆毅說,可拆式透明塑料,可以解決海綿吸收汗水的問題,也更衛生及容易使用。

他說,由於家裏有3D打印機,在設計第一個可拆式防護透明後,就帶去與薛醫生討論,並發現適合給使用。


完成的可拆式防護透明面罩,免費送給政府醫院幫助前線人員。 (受訪者提供)
黃鬆毅利用家裏的3D打印機,打印面罩塑料環架。 (受訪者提供)

“檢測過程中病患容易打噴嚏或咳嗽,比起容易吸收的海綿,透明塑料罩可更有效隔開病患的唾液,防護作用較好。”

已研發第三版本可拆式防護透明

黃鬆毅與檳城中央醫院合作,以及檳城科學圈(PSC)幫助下,共同設計的可拆式防護透明,已是第三版個本。

黃鬆毅說,在約30名誌願者參與及幫忙下,如今已製作超過1300個塑料環架,同時也已收集約7000個透明塑料罩,已先後免費贈送檳城17間政府醫院及診所。

他說,目前每天約可製作150個至200個塑料環架,並估計多一兩個星期後,在有更多人力參與下,平均每天可生產超過2000個塑料環架。

他感謝北賴一間塑料製造廠,免費提供1萬個塑料發箍及模具,使整個製作過程順利。

大山腳國會議員沈誌強,也在面子書上感謝該名工程師及整個團隊,在檳城科學圈幫助下,對醫護人員使用的重新設計,創造更便宜、安全、舒適且更易於生產的替代品。

他說,州政府已同意資助他們,每天生產2000個防護

獨家報導:陳明堅
照片:受訪者提供

↓↓相關新聞↓↓

行動管製◢ 環保、省錢、更好防護作用 工程師為前線人員製可拆式防護透明">

高興
高興
驚訝
驚訝
憤怒
憤怒
悲傷
悲傷
關懷
關懷

行動管製

面罩

前線醫護人員

相關文章

新冠肺炎 | 病例增加 三輪車夫不冒險 戴口罩 定期自檢

◤北馬疫急◢ 派發物資零距離 服務隊嚴守SOP防中招

◤北馬疫急◢衛生部調200醫護人員 支援檳城

◤北馬疫急◢ 自願福利隊伍助衛生局 處理安葬冠病死者遺體

◤行動管製◢大年警局 13至20日 不辦跨縣申請

◤全國大封鎖◢ 服裝百貨店重開沒顧客 幾個小時隻開1張單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