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本月初各棺木生產廠已恢複每月800至900副棺材的產量,目前全國的棺木供應很充足,同時羅厘運輸棺木係統也已全面恢複。
馬來西亞殯葬禮協會會長江忝壕今午接受《中國報》電訪時指出,全馬的棺木製造工廠已於今年4月尾,在向貿工部提出申請獲批後,逐步恢複操作。

他說,4月份時屬局部及限製產量操作,但本月起,大部分都已全面恢複原有的產量。
他說,該會會員,即在吉打經營棺木廠的業者,本月起恢複每月800副棺木產量,平均每天生產23副棺木。
他舉例說,怡保另間棺木製造廠於4月尾獲批運作,每日生產約25副棺木,目前已恢複每個月900副產量。

他指出,該工廠本月起也恢複出口棺木到新加坡,接下來是為汶萊,生產線已逐漸恢複順暢。
“由於棺材生產業需要很多人力,所以廠家並沒縮減人手,但工廠員工都嚴守政府的衛生標準作業程序,至今都沒允許員工四處走動。”
他也說,而且廠方會安排食物外賣,做足防疫措施。
江忝壕說,全馬有10間大規模棺木製造廠,若包括一些較小型工廠,全國共10多間,但沒超過20間。
“大馬的棺木除了出口至亞洲,也會出口到南美洲。”

當被詢及哪個州屬的棺木需求量較多,江氏說,需求量不一定,一般是雪隆地區較高,因是華裔居住集中區。
“雖然檳城也多華人,但人口比例較少。”
他提及,目前要跨州運輸棺木的羅厘,隻要廠方出示業務性質證明及運輸棺木的地點,並先到鄰近警局尋求批準蓋章,就能運輸棺木出坡。
少出門風險減少 棺木生意額下跌
“因大家少出門待在家,車禍意外風險也相對減少,所以行動管製令期間,棺木生意額有下跌趨勢。”
江忝壕指出,3月18日政府實施行動管製令後,棺木工廠全面停工,4月期間曾出現輕微的局部短缺情況。
“但業者同行之間都有存貨,會互相照應借棺木,且因管製令期間的生意額有下跌,所以短缺問題不嚴重,受控制。”
他解釋說,生老病死是無法控制的事,但因管製令期,各行各業後休業,不管是男女老幼,生意人或打工仔,大部分人都待在家,在外發生意外的風險大大減少,死亡率也相對減少,以致棺木生意額會隨之下跌。
不因疫情發災難財
“我們不會因棺木難求,而發災難財!”
泉現代中西壽板店業者盛亞泉受訪時說,當政府3月18日一宣布實施管製令,他就向廠家訂購整個貨櫃箱的棺木。

他說,若沒實施管製令,他是不會一次過訂購這麼多棺木,因要用現款付費。
他強調,該店絕不會趁機發災難財,會根據原有的售價,售賣給死者家屬。
他說,該店在管製令期間,棺木存貨充足,沒出現缺貨情況。若同行訂不到貨,他們也會伸出援手,轉賣給同行。
同行間有借有還
檳島某壽板店業者金成指出,管製令期間他向棺木廠家訂貨2次,共數十副棺木,廠家都有貨源供應。
他說,管製令期他不曾面對缺貨問題,而廠家也從雙溪大年,順利運送棺木到檳城。

他也說,若同行有需要,他會借出棺材。他本身也曾因沒有相關棺材的款式,向同行借過,大家有借有還。
“如果同行不要我還回棺木,我就直接付錢購買。”
另間壽板店業者阿成受訪時說,該店的棺材充足,在管製令期間,不曾面對短缺情況。
獨家報導:陳紫淩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