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央峇魯巴刹賣火鍋料的小販陳寶彬(40歲)日前受訪時說,一個月隻有6、7人使用電子錢包過賬。
她說,電子錢包是很方便,但對樂齡人士來說卻很麻煩,不會用。
“使用電子錢包付款的,多是年輕人。”

賣菜小販張源福(64歲)也說,該攤位在過去1個月,隻有3、4人使用電子錢包付款。
他說,他也不大會操作電子錢包,因此有時客人想用卻不會用時,本身也教不了。
“通常我兒子在的時候,才會教到客人用電子錢包。”


峇央峇魯巴刹小販公會主席陳建𣚦也說,該巴刹有約80檔攤販,目前隻有4、5個攤販,有使用電子錢包。

“畢竟需求不多,若顧客都要使用電子錢包付款,那麼小販自然會安排,但目前情況是,很少顧客使用。
不過,他也說,雖然少顧客使用,但他相信,未來還會有小販加入無現金交易的行列,提供使用電子錢包付款的服務。
“我本身的賣魚攤位,也會在近期內做安排,讓顧客使用電子錢包付款。”
顧客問:“電子可以加額?”
不會用電子錢包,樂齡顧客問,可以加額?
公眾董目成(68歲,工廠司機)說,當前政府給予30令吉電子紅包時,他曾使用過電子錢包買東西,不過,當30令吉用完後,他就沒再使用電子錢包。
談及為何不加額時,他反問,可以加額?

他也說,本身不大會使用電子錢包,也不懂得價額,最近換了電話後,電子錢包的軟件也沒了,不會重新下載。
另外,也有一名不願具名的公眾,他受訪時說,本身不要使用電子錢包,擔憂個人資料泄露。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