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5日訊)“以前還可以吃飯,如今只能吃粥配鹹菜!”
原本農曆7月的中元節,是潮劇團“生意”最旺的1個月,但因受新冠肺炎疫情及行動管製令影響,今年有不少廟宇理事會決定不“大辦”,因此潮劇團的生意大受影響,其中金玉樓春潮州木偶劇團的邀約,比起往年更是減少超過90%。
金玉樓春潮州木偶劇團負責人杜愛花(70歲)指出,往年情況是,從農曆6月開始,他們就已經接獲農曆7月的邀約,前往各大盂蘭勝會進行清唱或是木偶表演,整個7月基本上是“滿預約”,每天都有演出。
攝影:紀允賢
“但今年的情況是,很多廟宇理事會無法獲得準證,因此決定不辦大型的活動,所以也沒有邀請我們演出,我們至今隻接獲寥寥數個邀約,也隻是小型的清唱或木偶戲,而且表演時間也縮短,從以前的3小時到現在的1小時多。”
她是在接受《中國報》訪問時,這麽說。

她說,以往的神誕期間,如關公誕及大二伯爺誕,都是該劇團的“旺季”,在農曆7月丶9月及10月,都會接獲不少邀約,但今年卻是很少,因此收入也少了。
“我丶兒子女兒及孫女都是全職參與潮劇團,因此若邀約少,我們的收入也會受到影響,幸好以前還有一些儲蓄,如今只能省省過日子。”

她舉例,該劇團過去數十年都會在安順路的某廟宇進行表演,但今年卻被廟宇理事會告知決定“小辦”,因此不再邀請他們去表演。
“而且我們原本也接獲來自吉隆坡的邀約,但數天前被告知,由於廟宇理事無法獲得政府的準證,因此必須取消演出。”

雖有簽協議 違約也是沒辦法
杜愛花從13歲起就參與潮劇演出,主要是清唱及表演木偶戲,她有2名兒子及1名女兒,都是參與潮劇團,在訪問當天其大兒子與孫女都一起進行演出。
此外,其女兒吳慧玲則是線人檳城潮藝館館主。

杜愛花指出,該劇團每年進行演出後,都會與主辦單位簽署協議,隔年會繼續邀請他們演出,若是有任何一方“違約”就必須要賠償。
“一般上簽署協議後,若廟宇理事會違約,就必須賠償我們演出費的一半,但如今受到疫情影響,也不能去計較了。”

報導:陳佩欣
攝影:紀允賢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