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從初期檳城發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起,有關確診病例的基本資料,比如確診者所在社區,都是由確診者工作單位發出內部通知,提醒其他員工提高自我保護。這樣做法錯了嗎?
檳島享受3個月綠區,結果卻被外州的一名確診者破功,檳島3個月後的首宗確診病例在某私人醫院出現。而該醫院也在其官方面子書上,沒有回避的公布。這樣做法錯了嗎?
接著,峇央峇魯Suntech大樓的第20層樓職員有確診病例,管理層也在對大樓的租戶發通告,通知這事情。這樣做法錯了嗎?
私人醫院在社交媒體上正式發表消息,這算是公開的通知。但是醫院必須向其病人和家屬負責,也許因為人數之廣泛,該醫院只能通過媒體發布消息來通知病人。所以除了私人醫院是在面子書上宣布有確診病例外,其餘的企業都是內部通知,消息是由內向外傳開的。
問題來了,這些企業內部公開確診案的訊息,是錯還是對?首長曹觀友似乎不大認同任何人或單位,擅自公布確診病例或建築物,指這會引起恐慌;不過他也認為這也可提高人們的警惕。
當某社區出現確診案後,周邊社區的商業活動確實有受到影響,人們減少出門。雖然人們是被嚇到不敢出門,但是這無意間也減少了人群的聚集,也減低了傳播病毒的風險。
不過,遺憾的是,隨之而來的是,不經證實或是非相關單位發出的傳言也四處散播,甚至還有歧視的情況發生,最令人想不到的是,專業醫護人員竟然也會遭到歧視。
如果說,在該某私人醫院上班的職員或前線人員,被認定是“帶毒者”而受到歧視待遇,那麼治療確診者的中央醫院,怎麼每天還是人山人海?
我問了一名中央醫院醫生是否有受到歧視?他隻答我:不愛來自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