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提供劣質稻苗 我國稻農每年蒙損3億
(加央12日訊)供應商供應品質不佳的稻苗,導致國家稻米年產量減少30萬公噸,農民蒙損達3億令吉。
除了稻米產量減少,政府也因此必須從泰國、越南和印度,進口120萬公噸的白米,或等於30至35%的國家白米需求,我國每年白米需求介於360萬至380萬公噸。
我國每年年均生產180萬公噸白米,總值約為36億令吉,而該數目也因為稻苗的問題,導致產量減少約20%。

有鑒於此,稻農也籲請政府撤銷隻給與特定公司的稻苗補貼機製,以讓市場可以更健康競爭,也讓稻農有更多選擇,獲得更優質的稻苗。
吉玻稻米收購廠主席馬祖基奧曼說,這些補貼理應直接透過稻米補貼計劃,直接補貼給稻農,即可從每公噸360令吉,提高至450令吉。
“該措施可以讓稻農選購更高品質的稻苗,去提高產量,生產更優質的白米。”
他說,稻米產量減少除了是稻苗品質導致,也偶有出現供應不足或供應延誤。
“停止稻苗固打機製,可以讓稻苗供應商公開競爭。
他是在今日與國內約50家米較業者會面後,向記者發表談話。
馬祖基說,在此之前,稻苗品質問題並不存在,然而自13年前開始實施稻苗固打機製後,就開始出現產量和質量問題,而這些損失都是由稻農去承擔。
根據記錄,政府每年共提供7萬2000公噸的稻苗補貼,共有9間公司獲得授權。
↓↓相關新聞↓↓
高興

驚訝

憤怒

悲傷

關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