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7日訊)“檳州綠色議程”論壇的主講者雷西指出,在疫情期間,一次性塑料使用量大增,他認為政府應與餐廳丶外賣公司及網購商家等進行商討,如何使用替代方案降低“一次性塑料”對環境影響。
他說,檳州政府在減少塑料袋政策上,是正邁向正確道路,但在疫情期間卻有不少人叫外賣及網購,導致一次性塑料的使用量增加,州政府在這方面應該關注。
他今日出席“檳州綠色議程”推介禮上的論壇時,這麽說。

他說,在疫情期間,我國“打包”文化會持續下去,因此一次性塑料的問題必須要獲得關注及解決。
“政府可以設定條規及政策來減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
此外,他也說,很多人有“再循環”的意識,但卻不知道要怎麽做,他對於再循環垃圾桶內有各種受汙染及有各種醬汁的塑料袋感到震驚。
“有些人有心做好事,但卻用了不對方式,因此州政府也應與非政府組織合作,來教育民眾。”
另一方面,檳首長曹觀友指出,檳州綠色機構在3年前啟動“檳州綠色議程”,旨於建設複原性強的社群,為迎接 2030年的環境挑戰做準備,他歡迎各界參閱有關報告,以了解更多關於所提及的課題與挑戰。

他說,檳州綠色議程中討論的十大專研課題是由民眾推選,並一致認為是檳州必須關注與加強的重要領域,包括已開始進行的再生能源與能源使用效率特別任務組丶災難管理組織,以及為推廣綠色旅遊概念的籌劃等。
他也呼籲所有州政府部門除了積極跨部門合作,也要和非政府單位互相配合,以達到報告中所設定的目標。
推出“氣候變化對檳州的影響”報告
曹觀友指出,檳州市區面對2大考驗,即高溫壓力以及因雨量大增而導致的水災,而氣溫提高加上水災的嚴峻情況,除了會影響市民的生活起居,也會導致經濟在 2030 年面對高達60億令吉嚴重虧損。
“因此,檳州綠色機構推出‘氣候變化對檳州的影響’報告,內含有關全球暖化如何影響檳州的分析與監測評估。”
出席者,包括檳州綠色機構總經理陳美玲。
再裏爾:州政府關注能源課題
再裏爾指出,盡管過去5年來,大家對於環境永續發展的意識已提升,但比起其他國家及鄰國,我國當局所做的並不足夠,越南及印尼已走在大馬前面。
他舉例,其他鄰國都已擁有電動交通(Electric Vehicle)政策,但我國卻還沒有。
“雖然政府有設定目標及政策,在再生能源方面也設定在2025年達到25%,但有做了什麽來達到這個目標?能夠做得更好?”
他認為政府可以做得更好,雖然州政府的權限不比中央政府多,但州政府一直都很關注能源課題,都會采取能夠采取的行動,包括讓民眾免費乘搭巴士。
當天論壇主講者包括檳州行政議員彭文寶丶再裏爾,以及來自Think City的蘇菲亞。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