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7日訊)檳州4代首長都吃過他的炒粿條!
廖欽鴻(54歲)在光大新南風咖啡店賣炒粿條已經超過32年,他幾乎是陪著光大一起走過風光、黯淡的歲月。
光大在1985年竣工,他在1988年前“入駐”光大賣炒粿條,所以他的炒粿條檔口可以說與光大幾乎同齡。
攝影:紀允賢


“林蒼祐、許子根、林冠英和曹觀友都吃過我的炒粿條哦!除了林蒼祐,其餘3位首長都是到咖啡店堂食。”
他回憶說,林蒼祐當年是叫司機“打包”炒粿條到辦公室吃,而且還是用本身的盤子盛,然後再用餐盤蓋蓋起來,把他的炒粿條“打造”成五星級酒店的食物。


“至於許子根嘛,他就不吃血蛤;而林冠英和曹觀友就沒什麽特別要求。”
他透露,當年其父親是在鴨加路(Argyll Road)路頭擺檔賣炒粿條,而他就在檔口幫忙父親。後來,新南風咖啡店要找小販檔口,就有一位朋友介紹他去擺檔,結果一賣就30多年。
廖欽鴻的炒粿條保留傳統一般的配料,比如豬油渣、蝦子、臘腸和血蛤,並沒有搞花樣,最多也是有鴨蛋供客人選擇。除了炒粿條外,他也提供面條、米粉和炒飯的選擇。


他的顧客群主要是光大以外的熟客為主,間中也有在光大、新光大或1st Avenue的上班族,當然公務員也不少。
“80、90年代可說是光大最輝煌的年代,那時光大有Super Komtar和商店,我的生意在那段期間是最好的。但是在2000年開始,當居民開始遷出喬治市人口少了後,生意開始受影響。”

不過,他指出,當Pacific、大眾書局入駐光大後,生意又慢慢回升,如今有了光大城市轉型中心(UTC) ,生意有起色。
報導:梁儀雅
攝影:紀允賢
地點: | 廖欽鴻炒果條 |
---|---|
地址: | Komtar 2樓光大新南風咖啡店g |
營業時間: | 每天早上11時至下午6時 |
售價: | 5令吉(普通)、5令吉30仙(有蛋)、6令吉(鴨蛋加面條))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