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4日訊)清明節遇上有條件行動管製令(CMCO),加上違反標準作業程序(SOP)將面臨高額罰款,讓前往檀香寺祭祖的人潮減少,更多人寧願選擇代拜先人服務。
《中國報》今早走訪檀香寺,雖然是清明節正日,但寺內人潮並不多,寺方也有聘請誌願警衛局(Rela),駐守在每個角落,維持秩序,確保來祭祖的民眾,都有遵守SOP,以免高額罰單從天而降。
攝影:李琪雯
檀香寺活動策劃林炳添說,今年來祭祖的人潮明顯減少許多,估計民眾是因為顧慮SOP的執法行動,寧願在家裏或等明年再祭拜。
“檀香寺在清明期間的開放時間,為早上8時30分至下午4時。”
他說,很多人尤其是年輕人,都會傾向選擇寺內提供的代拜先人服務,這也能降低感染新冠肺炎的風險。




“我們會準備水果丶供奉的祭拜用品等,民眾隻需打電話預約,然後網上支付代拜費用,連清明節的法會也是網上進行。”
他說,這也是為了讓民眾適應新常態,所以很多傳統的祭祖方式,也轉成更便利的網絡儀式。
“我們有根據場地大小,確保同時間可容納的人數,至於樂齡人士則是一律不鼓勵前來祭祖。”



根據記者觀察,祭祖的民眾都在寺廟準備的桌子上,放上佳肴進行簡單的祭拜儀式後,收拾完東西就立刻將桌子空出,讓下一個祭祖的民眾使用。
進入寺裏前,每人也都會先在櫃台登記,掃描MySejahtera然後測量體溫。

家裏簡單拜祭
在新冠肺炎疫情催生的新常態下,更多人選擇在家裏進行簡單的祭拜祖先儀式。
蔡先生說,往年都會與家人前往義山祭祖。
“通常會在清明節前,與親戚一起拜祭,清明正日則會在家拜祭。”

他說,今年因疫情關係,再加上SOP,親戚之間時間難以配合,且一些在外州,因此儀式從簡,隻在家裏拜祭。
“我覺得在家祭祖也沒問題,畢竟清明隻是一個讓我們緬懷先人,盡盡孝心的節日。”

紀漢強則說,往年他們都是到義山及在家裏祭祖,唯因要守SOP,他們已兩年沒有上山。
“家裏祭祖儀式從簡,上山需要準備的東西較多,家裏隻需準備些菜肴,與家人簡單祭拜。”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