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2日訊)在發現一些貧寒學生衣服泛黃鞋子破舊,以及沒能力補習後,日落洞淡水港天靈殿主席陳詠隆於今年9月開始設立天靈殿慈善教育補習中心,為有需要的各族小學生提供免費補習班。
45歲的陳詠隆(電氣工程承包商)喜歡布施,有次將校服、校鞋及書包交給一名華小校長時,對方提起該校有些學生家境不允許,孩子們沒有機會補習。
他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現在補習費不便宜,要補習兩三科,肯定超過100令吉,家境貧寒者相信負擔不起,因此就有了設立補習班的想法。
之後,他就拜訪日落洞區及五條路一帶的學校,在學校的協助下,鑒定需要免費補習的學生。

目前,每逢星期一、二、四及五,晚上7時至9時,該中心都會有補習班,一至三年級及四至六年級各上課兩天,所教導的科目為馬來文、華文、英文及數學。
該中心有一位主任,即華春媚及兩位老師,其中一位為呂少宏。
華春媚說,除了教導學校規定的課程綱要外,老師有時也會在上課前,說一些有道德意義的故事,比如二十四孝故事等,希望學生在學業及態度上都有良好表現。
她說,補習班學生目前有30多位,除了巫裔及印裔華小生,其中一個家庭,在明德分校念二年級及三年級的法益及瑪莎,和在國小念五年級的哥哥也過來補習。
“由於這名哥哥不諳華語,補習班方面會另準備適合他的作業給他。”

陳詠隆:聯合商家送新校服書包
陳詠隆說,除了免費補習班,在新學年開學前,他和熱心教育的商家也會購買新校服、鞋子、書包等,送給補習班的孩子。
詢及設立該慈善補習中心耗資多少,他說,他大約花費兩萬多令吉設立該補習中心,電費就由神廟方面負責。
“也有一些熱心的朋友告訴我,他們可讚助聘請老師的費用。”
訪問進行的當天,至少有5、6名老師前來應征,反應熱烈。
陳詠隆說,若聘請到足夠的老師,不排除可以在星期三、六和日也設補習課。
他說,除了上課,該補習中心早前也和補習班學生一同慶祝中秋節,希望未來也能舉辦一些親子活動、拜訪孤兒院、老人院等活動。


獨中生也來補習
補習班原本隻為小學生而設,不過,陳詠隆也剛接獲一名熱心人士引薦,帶來一名剛念完獨中初中一年級的學生。
他說,這名孩子因家庭關係,一年級到五年級都沒上課,上了一年六年級後,在小六檢定考試的成績也不錯,之後到獨中念書,成績也不錯。
“由於他的情況不同,我也希望能協助他,能聘請一名老師,一對一教導他。”
有意將孩子送來該補習中心的家長或成為補習老師,可聯絡Jessica 016-4617552。


父20年前創辦天靈殿 兄弟接手廟務
天靈殿是陳詠隆的父親在20年前所創辦,其父親去世後,如今由他和哥哥陳泳昌(48歲)接手廟務。
該廟每年農曆八月二十二日大尊王千秋寶誕布施老人。
他說,本身來自日落洞區,家境也不富裕,父親從前從事銷售行業。
“俗語說:再窮也不能窮教育,所以我希望能讓貧寒家庭的孩子,也能得到課業上的輔助。”
陳詠隆每個月也讚助5個殘障人士及病人,每人200令吉,希望能盡量幫助有需要的人,同時也影響身邊的朋友一起幫忙。
他說,這社會上需要幫忙的人太多,總是幫不完,但最重要是盡一分力,能做多少就多少。
他從一年多前,就已開始聘請專人,為檳島的7家老人院及煮食,送上免費食物,一些是每天都讚助,一些則是每周一天,送上17份到50份不等。



各族學生都有
巫裔學生妲妮及妹妹達菲娜,分別在協和小學就讀三年級及一年級,前者已在補習班上課一個多月,後者上周第一次去上課。
妲妮說,其家長是在一名華裔鄰居告知下,得知該處有慈善補習中心,就把她送過來上補習課。
另外,就讀於麗澤B校的公泇雯和公泇惠,上周第一次在父親公勇輝及母親林施旭陪同下來到補習班。
林施旭說,孩子們平時在家,她也有監督她們學習,有時她們會玩手機,讓她們來補習,可以讓她們在學習之餘,也多結交朋友。
(攝影/剪接:紀允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