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檳島市區有一條很有名的街道,名叫椰腳街,也被叫成“和諧街”。
對我來說,那是一條很有魅力的街道,因為走在短短一條街上,就會經過4個宗教聖殿,觀音亭、興都廟、清真寺、基督教堂。
椰腳街有“和諧街”這個昵稱,顧名思義,各宗教場所集中在一條街上,在200多年來就一直展現著宗教和諧不衝突的精神。
除了椰腳街,檳島峇六拜自由工業區第一期的蘇丹阿茲蘭莎路旁,多年來也是道教、佛教、天主教、興都教四宗教場所,在同一街道上為鄰。
各宗教之所以能夠和諧共處多年,這要歸功於各宗教場所和他們信徒,互相包容、互相尊重,讓各宗教展現真正的自信魅力所在。
這也足以可見各宗教要和諧共處,根本並不難,隻要沒人操弄、政治化、小題大作課題。
一棟公寓也隻有晚上才亮燈,亮燈之後,你看是“十字架”,但我也可以看成一個“王”字,因為這一切取決於看待事情的態度。
也有人認為,公寓疑似出現十字架標誌,那請問那公寓變成教堂,沒有居民住進去了嗎?
說實在的,即使真的是一座教堂,在多元種族宗教的社會裏,這樣有問題嗎?
如果公寓的燈光,真的被看成出現“十字架”,而感覺被冒犯的話,實際上,那些人不可以讀出“t“字、不能使用十字路口,可能就連救護車也不能使用了。
接下來,我們先迎接大寶森節的來臨,之後則迎接豬年的來臨,正因為我們人民之間互相尊重,也了解彼此宗教的敏感性,佳節慶典年複一年,繼續歡慶至今。
所以,就隻是一個公寓亮燈測試燈光,根本沒有必要去炒作,一些人也不要過度敏感,因為我們還需要關注的事情可多得是,好比大馬的經濟,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