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北馬 > 檳島

檳州聖約翰救傷隊

新港湖內高樓密集社區

餘添山

急救

文 文 文

【今日北馬頭條】 新家敞大門 救人也教人 要學急救 找EMAS

(檳城20日訊)EMAS新家敞開大門,教你

 緊急醫療援助服務(Emergency Medical Assistance Service,EMAS)隊,流浪了10多年終於有個家,新基地落戶,敞開大門歡迎社區人民學習

EMAS新基地設在高樓林立的新港及湖內社區,敞開大門歡迎社區人民學習急救。

總指揮拿督醫生說,EMAS有了固定的地方,除了有助加強緊護服務,也可進一步推廣社區救護教育,同時推動每棟高樓安裝一部AED(自動體外心髒去顫器)設備。

 “我們的大門敞開,希望融入社區,教導社區人民救護與知識。”

餘添山(左起)及陳德健分享EMAS源起、未來方向及現有設備等。

在EMAS新基地接受《中國報》訪問,分享聖約翰救傷隊的未來方向時說,新港湖內這一帶很多高樓,要是發生突發狀況,救護車即使趕到現場,員還需要一點時間上樓。


 他說,等待員期間,要是家裏有人懂得基本法,可以先幫助傷者,相信可拯救到很多生命。

聖約翰救傷隊一直來有到學校教導急救,EMAS有了新家後,計劃積極推廣急救教育至幼兒園。

“新港及湖內這帶高樓林立,希望每棟高樓都能安裝一部AED,時刻救人一命。購置儀器容易,最怕是有儀器卻沒人懂得使用,如果高樓管理層響應,我們願意教導使用。”

 提到,之前聖約翰救傷隊有到幼兒園教學,可是因缺乏人手,未能積極推動。

 “我們希望教育小孩如何幫助別人,通過啟發小孩啟發家長,如今我們有了這個地方,幼兒救護課程便可好好推動。”

 EMAS新基地位於 Lilitan Sungai Ara,由宏升(Ideal)集團讚助。

EMAS救護車急救設備齊全。

四輪驅動車可翻山涉水

聖約翰救傷隊員陳德健說,EMAS目前每天有3輛救護車在前線跑動,其他救護車則在公共站崗值勤時出動。

“聖約翰救傷隊總部有一輛流動指揮車,必要時派上用場;我們也備有四輪驅動車,遇到民眾在升旗山受傷可上山救援,或是水災時也能涉水疏散災民,政府醫院救護車沒有四輪驅動車,無法涉水。”

大型救護摩哆速度夠快,能在發生意外時第一時間趕到現場。

 陳德健說,EMAS基地有兩輛大型摩哆,由於速度快速,專跑前線,還有4輛摩哆,一般是巡邏性質。

 “我們也有腳車隊,主要在活動站崗時使用;另也有兩艘汽艇,在水災時派上用場。”

救護摩哆的急救儀器及用品齊全,一趕到現場便可施救。

 他指出,去年,EMAS每月平均出動率超過100次,其中60%是內科個案如心髒病、呼吸困難等,其餘40%是創傷個案,如車禍意外事故。

緊急先打999

 有緊急事故時,第一時間一定是撥打999。

 陳德健說,聖約翰救傷隊其中一項宗旨,是提升人們在方面的覺醒度。

 “我們發現很多時候,出事後傷者或家屬先打給家人,隔著電話又要等待家人決定,一來一往已經浪費很多時間。”

聖約翰救傷隊營運支援主任陳凱升,向本報記者介紹救護車內的包紮用品。

 因此,他呼籲民眾凡是遇到緊急事故,一律撥打999。中央醫院會根據在外走動的救護車距離,指派最近現場的救護車,到場救援。

 陳德健也呼籲民眾,真的有緊急事故,才呼叫救護車。

“但也有家屬分不清緊急與非緊急,就像病人胸口痛,家人不以為意,後來才知道是心髒病。所以,希望大家能來我們這裏,學習和醫療知識。”

救護員陳凱文說,救護車載送病人到醫院途中,必要時可為病人“打點滴”。

計劃添購3輛救護車

 EMAS當初在西南區成立,是因為救護車從檳城中央醫院,趕到西南區至少要半小時,拖慢了救援黃金時間。

 員陳德健說,EMAS從接到電話,到抵達現場平均隻需10至15分鍾,若從中央醫院上來,至少30至40分鍾。

中央醫院會根據在外走動的救護車距離,指派最近現場的救護車到場救援。圖為EMAS值勤人員示範如何與醫院通訊。

 “有一次,一位老人家啃到,無法呼吸情況嚴重,我們很快趕到現場,並為他進行心肺複蘇,到了中央醫院後,他的情況好轉,其家人很感激我們。”

 EMAS服務範圍從牛汝莪至公巴,主要還是西南區;東北縣由檳城中央醫院負責,浮羅山背由浮羅縣醫院負責。

 說,聖約翰救傷隊經費由社會大眾捐助,救護車也是社會人士熱心捐獻,不過現有的救護車都很殘舊,而且經常出毛病。

 “所以,我們計劃添購3輛救護車,希望社會大眾支持。”

在前線跑動的聖約翰救傷隊救護車,其中一個重要配備是心電監護儀,可同一時間把病人心電圖傳至醫院。

13年的堅持,拯救過萬生命

 2005年的平安夜,檳聖約翰救傷隊EMAS服務隊正式成立,主要服務檳島西南區。

 13年後的平安夜,EMAS救護員和誌願者們聚集一堂,在新基地慶祝聖誕節和13周年紀念,場面溫馨,這裏就像大家庭。

在平安夜,EMAS救護員和誌願者們聚集一堂,在新基地慶祝聖誕節和13周年紀念,場面溫馨,就像大家庭。

 說,當年在西南區設立EMAS不易,很多挫折,不斷搬遷,先後在湖內明新小學、湖內光裕祠大伯公廟、峇央峇魯政府診所,都隻是暫時落腳。

 “但我們堅持下去,過去10多年以來,我們每年平均處理2000至3000宗個案,拯救過萬條寶貴生命。”

 EMAS成立初期,隻是小規模出動,發展至今日,全職人員12名,活躍的誌願者有20至30名,誌願者主要負責晚班出勤。

 列席訪問者還有東北縣指揮官李棟超醫生。

報導:陳麗玉、拍攝:紀允賢

急救 找EMAS">

高興
高興
1
驚訝
驚訝
0
憤怒
憤怒
0
悲傷
悲傷
0
關懷
關懷
0

檳州聖約翰救傷隊

新港湖內高樓密集社區

餘添山

急救

相關文章

聖約翰救傷隊勞動節捐血 籌獲66包血助檳中央醫院

青運吉州分會 辦 生命救援工作坊 盼更多人掌握自救救人能力

威南紅新月會 “一家一急救員” 50人上課 “伸雙手,學救命”

【今日北馬頭條】 天氣酷熱加煙霾 診所看診病患增20%

北海鬥母宮 紅新月會 1016辦心髒急救課程

檳州土著基金會 移交2救護車 予檳聖約翰救傷隊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
人氣瀏覽
Ic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