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8日讯)中药价格喊涨,过去一年的涨幅介于30%至40%,岂是“马币汇率下滑”一个因素说得清?
南华医院中药部也将在5月起调整中药收费,从以往的两包中药收费10令吉,调涨5令吉至15令吉;也有中医师透露,中药过去一年的涨幅介于30%至40% 。
绝大部分中药是从中国进口,马币汇率下滑自然是一大因素,但综合中医师的分析,中药逐年涨价是由多个因素造成。


人爱堂中西药行赖斯宏医师接受本报访问时说,中药涨价不是最近的事,马币汇率下滑、全球运输业成本高涨等,都是导致中药涨价的因素。
他认为,中药涨价是由多个因素造成,其一是中药的需求越来越高,除了中国本身的广大需求,新加坡、日本和台湾等地,对中药的需求也日益增高。
“尤其年轻人对中药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专业人士甚至西医也推崇中药,但中药属于种植业,从种植到收成需要时间,且有季节性,一旦需求高于供应,价格自然水涨船高。 ”

他说,中药也是人工采摘行业,中国发展如此迅速,年轻人都往城市发展,请人采摘中药就需要更高工资。
“当中国发生天灾,影响了中药收成,价格也会进一步调涨。”
他认为,价格固然是中药的一环,但病人的用药和中药的质量,是他更深切关心的问题。
中药贵 人们转买成药
仁泽堂陈冠延医师说,中药价格涨价的情况维持了一年,从中国进口的中药整体而言,过去一年的涨幅介于30%至40%。
“除了天气因素,中国也发生了一些天灾,影响了中药收成,加上中国方面本身对中药的需求很高,价格进而调涨,比如金银花、杏仁、白茅根和吴茱萸等,都在不断涨价。”

他举例,金银花以往每公斤60至70令吉,因为需求高,涨至每公斤150至160令吉,吴茱萸的涨幅更高,两年前每公斤60至70令吉,如今已飙涨至300至400令吉。
“中药价格喊涨是累积下来的,中药行生意肯定受影响,因为中药贵的话,一般需要清热解毒药方的,大可转买成药或其他替代品。”
檀香寺赠医施药挺着 继续随缘乐捐
中药喊涨,但檀香寺赠医施药服务还是坚持挺着,继续以随缘乐捐方式提供服务。


负责人钟秀爱医师说,全赖有善心人赞助,所以赠医施药服务还能继续以不收费方式提供服务,也尽量采购品质好的中药。
“中药是越来越贵,但我们继续让病人随缘乐捐,直至真的无法支撑再作打算。目前每月平均有数百人看诊。”
她提到,目前也一些中药缺货,比如有化痰作用的二陈片,订了两个月还没有货。
报导/摄影:陈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