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城8日讯)凭着要回馈及关爱老人的心,本着“付出真爱,温馨关怀”的理念,一班理发师、美甲师、美容师及热心人士通过“真爱..关怀义剪团”,善用手艺为老人们及儿童献上爱心,提供理发、烫发及修指甲服务。
该团主席王丽英(48岁,家庭主妇)在婚前是一名理发师,13年前某天,她和理发师朋友陈月琴有次聊天时提起,要为老人家做出贡献。

“我和先生讨论后,决定在发林钻宝庄睦邻计划中心的妇女团名义下,设义剪服务,银禧老人院是我们首个服务的单位。”
她回忆说,当时她、陈月琴(现为义剪团秘书),加上两名后者理发院的员工,就拼着一股傻劲,开始了义剪服务。
在义剪活动中,她也认识了方健文(38岁,理发师),而汤嘉丽(44岁,美甲师)则在5年前加入该义剪团。

王丽英的丈夫崔富章,则是发林钻宝庄睦邻计划中心主席,他在义剪团担任顾问,协助安排及解决许多技术性的问题,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除了银禧老人院,后来义剪团也开始为槟城佛学院乐龄之家及槟城迟钝儿童学校服务,也签署了服务同意书,定期为这3个单位,提供义剪,分别是1个月、2个月及6周1次。

义剪团越办越成功,如今团员已有约40人,来自槟城及吉打,每次活动至少出动10多人,甚至获得亚罗士打吉华小学邀请参与义剪,也跨州参与,不收分文。
本着爱心出发的该团,去年6月正式改名为“真爱..关怀义剪团”,名字改了,爱心不变,该团继续为公公婆婆及儿童们献上爱心服务。
银禧老人院设理发室及美甲室
经过10多年的服务,银禧老人院3年前,在院内拨出两个房间,让“真爱..关怀义剪团”设立理发室及美甲室。
崔富章说,这两间房设有所需的相关设备,为了方便义剪及理发活动的进行,早前也要求院方安排让两间房互通。
“不久前院方已在两间房之间,设了一道门,届时会更方便活动进行。”
他说,早期刚进行义剪活动时,该团向理发业者借来相关流动设备,如今已有固定设备,设在该房内。
“不过,一旦有进行大型活动,我们就会改为在礼堂进行,以免人太多,挤在房内也不方便行动。”

老人结为连理 美好回忆之一
去年银禧老人院有两对新人结为连理,“真爱..关怀义剪团”也忙得很开心。
汤嘉丽说,当时美甲师们提早为新娘美甲,新娘们也会告诉美甲师,她们的衣服什么颜色、要如何搭配等。
“我们也带来化妆师,帮新娘画妆,让她们漂漂亮亮地出嫁。”

老人家也很爱美
王丽英说,其实老人家也很爱美,会要求要烫发、选择喜欢的颜色,电卷发也会选择头发波浪弧度大小。
她说,当初才开始进行义剪活动时,并没有染发或烫发服务,有一年农历新年前有几位婆婆要求,她就协助安排到朋友的理发店烫发或染发。
不过,她说,如今该团已有提供烫发或染发服务,每年会提供两次服务,其中一次在农历新年前。
“在烫发前一两个月,我们也会提醒院方,哪几位婆婆已报名烫发,否则她们去理发了,头发太短就比较难烫。”

现也提供洗脚服务
汤嘉丽说,如今义剪团也为老人们洗脚,把老人们的脚洗得干净,上医院时护士看了也满意。
她说,弯腰洗脚对一些老人们来说相当困难,因此,该团准备了洗脚盆,为老人家洗脚,洗去脚部死皮,洗得干干净净,老人家也开心。
她说,为了卫生及安全缘故,该团一般上都会将老人家的指甲剪短,不让他们留长指甲,以免他们不小心抓伤自己。
老人家们接受义剪团服务,也会回馈,汤嘉丽说,早前一名婆婆还缝了10件围裙,给美甲师们,让她们可以在美甲及为老人家洗脚时穿上。
从老人家身上学习不少
“我们不只是付出,也从老人家身上学习不少。”
汤嘉丽说,她帮一名婆婆按摩及美甲时,对方告诉她,本身从前也是按摩师,更教导了她不少有关身体穴道的知识。
崔富章说,老人家来自各行各业,包括小贩、伙计、散工等,在和他们聊天的过程中,他们也会分享一些本身的经验,让人获益不少。
王丽英说,一些老人家是夫妻都进入老人院,可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了解他们的生活。
方健文说,老人们会和他分享所面对的问题、喜怒哀乐等,除了理发,彼此间建立的情谊,是钱也买不到的。
他们也异口同声分享,有时义剪团会唱歌来娱乐老人,有时则是老人唱给他们听,毕竟老人家也需要与人分享他们的心情、聆听他们说话与歌唱。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受询及参与义剪团的心得时,崔富章这么说。
他说,老人家其实很简单,该团多次接触后,老人们就把他们当朋友或亲戚,可以谈心事、分享喜悦。
王丽英说,她会尝试辅导不开心的老人,让他们开心起来。
“有时有人捐来的食物,他们也会问我们要不要,要和我们分享。”
汤嘉丽说:“公公婆婆开心,我们就开心!”
她也让两个女儿一同参与佛学院乐龄之家的义剪团活动,让她们从中学习孝亲敬老。
方健文说,一开始参与时,纯粹想用本身的手艺,协助有需要的人,后来和老人们成为朋友。
“一名老人的孩子要接他出去,他还和我分享,说这里有人唱歌给他听、朋友又多,他不舍得离开,种种的互动,都让我很感动。”


最重要有爱心
“和老人家沟通,最重要是有爱心!”
汤嘉丽说,有次看见一名老人家愁眉苦脸的,后来知道对方的亲戚因为到国外生活,因此只好把她送来老人院。
“我跟她说‘I love you’、‘我爱你’,对方才重展笑颜。”
她也开导这名老人说,其亲戚将她送到老人院来,至少有人看顾她,不必担心独自在家发生意外等事情,其实是用心良苦,对方后来也把话听进去,不再伤心了。
数年前,义剪团也协助槟城迟钝儿童学校的孩子义剪,同样也是需要付出爱心和孩子们沟通。
王丽英说,有些孩子需要父母在场才愿意剪头发,有些则相反,老师和一些家长有时也会在场,协助安抚或者抓着孩子们,让理发过程顺利。
义剪团成员不一定要会理发
王丽英说,义剪团成员不一定要会理发,因为现场有许多工作都需要人力,比如计算头发放药水的时间等。
她说,有时人力不足时,也会叫女儿一起参与,从旁协助。
方健文活跃于义剪团后,槟城理电发公会主席也拨电邀他加入该会,负责慈善组,如今他也扮演两个组织之间的桥梁,早前也合作举办义剪活动。
有兴趣加入义剪团的人士,可联络王丽英012-4702334、崔富章012-4891813、方健文016-4943443或汤嘉丽019-4340775。
报导:刘可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