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6日訊)“帶路雞”好害羞啊…怎麽猜添丁還是弄瓦啊?
配合喬治市入遺11周年慶典,檳州華人協會舉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峇峇娘惹模擬傳統婚禮”。這場模擬婚禮中,出現了一對害羞的公雞和母雞,在婚禮中它們是“帶路雞”。
檳州華人協會文物館主任謝米高,以福建話解說“帶路雞”的作用,是預言一對新人婚後添丁或弄瓦。
“公雞和母雞象徵一對新人婚後的孩子性別,如果是公雞先從籃子跑出來,預言生‘後生’(福建話男丁)。”
攝影:陳麗玉



不過,相信是太多人圍觀,這對“帶路雞”很害羞,一直緊貼籃子不肯出來。為取添丁意頭,有人將黑色公雞引導出籃子,公雞一出籃子就亂飛起來。
峇峇娘惹傳統婚禮習俗多,包括新郎揭開新娘黑頭紗後,得小心拋上床頂,頭紗不可掉下來,否則不好意頭。
謝米高說,雖然華人崇尚喜慶紅色,但檳城丶馬六甲和新加坡的娘惹新娘,頭紗是黑色的。
他解說,古時候,娘惹新娘外嫁前夕,母親會為她戴上黑頭紗,新娘姐妹們就圍坐在新娘身邊不舍的哭泣,因為新娘3年後才能回娘家。
“當新郎為她揭開頭紗後,就要將頭紗用力往床頂拋去,象徵為新娘拋開娘家離別的不舍,為她帶來開心;黑頭紗不可掉落在地,否則不好意頭,新人關係不會長久。”
他進一步解釋黑頭紗說,娘惹新娘的黑頭紗也有“天與地”寓意,頭紗正方形代表“地”,而中間金色的圓紋則代表“天”。



該模擬婚禮從迎新娘開始,身穿傳統峇峇禮服的新郎,用折扇拍新娘轎子三下後,迎接轎內蓋著黑頭紗的娘惹新娘。接著,一對新人在“親朋戚友”歡呼下來到了新房進行儀式。
禮成後就大排“長桌”筵席,慶賀新婚宴請親朋戚友品嚐娘惹美食,包括娘惹雜菜湯丶鹵肉丶Acar(南洋沙拉阿紮)丶娘惹炒沙葛等。


蘭拜花和栳葉 古代“Ambi Pur”
古時候峇峇娘惹洞房,是將“蘭拜花”(Bunga Rambai)和栳葉切碎,取其香味。
謝米高笑說,那是以前的“Ambi Pur”(清香劑)。

他也說,一對新人也會喝甜甜的紅棗龍眼水,送嫁娘在旁念出福建話:喝紅棗年年好,喝龍眼好晚景。
出席者包括檳州華人協會主席拿督陳潁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