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央15日訊) 《2018年總審計司報告》系列一指出,玻州有3個政府部門即州秘書辦公事,州森林局及水利灌溉局累積共累積335張總額7萬2550令吉的違例交通罰單未攤還,加重州政府負擔。
報告指出,其中,州秘書辦公事於2016年至2018年期間共有207張總額4萬6100令吉交通罰單未還,州森林局則有84張罰單,總額1萬4750令吉未還(1999年至2018年)。


報告指出,有關部門主任必須發出警告信給涉及使用部門轎車的公務員或司機負責,包括扣薪。
報告說,另外,玻州秘書辦事處有59項財物總值4萬5872令吉遺失,卻未呈報;有關負責官員必須在財物遺失後,向主管報告,並在24小時內向警方報案。
報告指出,玻州各政府部門和機構的財務報告,令人滿意,不過尚有些行政管理失當有待改善,而處理財務和開銷的職員,必須在每5年進行調動,避免舞弊事件發生。
審計司提及,州秘書辦公事,水利灌溉局及州森林局都善於控制開銷預算,不過,州森林局沒有準時呈交現金流動報告。
至於行政管理有弱點的機構包括玻州經濟發展局和州圖書館,分別是沒訂期開會及委派職員接受與職務有關的課程和調動員工職務。
“州水利灌溉局主管也沒按時檢查部門的現款,財務及物件報告
稻無法達月入4000令吉
《2018年總審計司報告》系列1報告說,玻州農業局推行的稻業發展計劃,於2018年,每公頃稻田稻米產量達致4.26公噸或85.2%;不過,稻農收入,仍無法達致每月4000令吉收入目標。
報告說,從2016年至2018年,稻農未達致每月4000令吉收入,反之介於每月97.04至548.60令吉收入。
審計司認為,稻農至少需經營6公頃稻田地段,才能月入4000令吉,許多稻農都耕種少過這個面積。
此外,州農業局獲得100萬令吉撥款,卻未實行耗資4萬8000令吉提升農田肥沃計劃和8000令吉稻田企業家發展。
農業局在州內11個地區設置的u型洋灰排水係統,未善於管理,造成野草叢生,阻礙灌溉活動,另有60項基設工程延遲完工。
報告也指在2015年至2018年,州內稻田面積總共減少31%,造成稻米產量減少。
2018年,玻州稻米總產量為27萬702公噸。
(圖取自總審計司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