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今日北馬 > 威省

稻田

威省

钳嘴鹳(Asian Openbill)

金苹果螺

文 文 文

【今日北马头条】 钳嘴鹳 成群翱翔 威省空中 为螺而来 替稻农除害

(大山脚24日讯)近数个月来,大批成群的造访

市民偶尔在午后抬头看见它们的踪影,一大群盘旋于高空,时而低空飞翔,尤其双溪南眉河一带,更常见它们掠过宋万庆路,在的一些河畔及沼泽地带,也可看见这类灰、白色的鸟类。

钳嘴鹳得名于其啄,微张呈钳状,主要以螺为食,许多地方如、河畔、沼泽等地大量繁殖的“”(Golden Apple Snail),正好吸引钳嘴鹳到来觅食。


(本报罗健杰摄)

钳嘴鹳。 (陈子英提供)
摄于班带甘轮的一大群钳嘴鹳。 (陈子英提供)

槟城自然协会主席兼鸟类保护委员会主席陈子英今日受访时说,该螺会破坏农作物,因此钳嘴鹳实为益鸟,有助控制其繁殖,帮助稻农除害。


本报记者在近数个月来,也在双溪南眉、柏达镇一带观察到成群钳嘴鹳的出现,摄录相关视频后经向陈氏询问,证实为钳嘴鹳,由于近来大批出现,陈氏也有接到好奇的公众来电询问。

陈子英在双溪南眉河边,捡起金苹果螺来观察,它们是钳嘴鹳的最爱。

陈子英说,钳嘴鹳属鹳(Stork)类,雏鸟羽毛呈褐、白色,长大的成鸟呈灰、白色,鸟啄会逐渐呈钳状,近2、3年来钳嘴鹳出现在双溪南眉一带。

“2008年,协会成员林金财在玻璃市观察到一只钳嘴鹳的踪影,隔年则在诗布朗再也观察到钳嘴鹳群体;在这近10年间,钳嘴鹳已散布西马、柔佛、新加坡一带,唯东海岸吉兰丹州还未见其踪影。”

在树上歇息的钳嘴鹳,成鸟外观呈灰、白色。 (陈子英提供)
钳嘴鹳以苹果螺为食。 (陈子英提供)

陈子英说,钳嘴鹳在我国大约估计有数以万计的数量。

早在数年前,陈子英也在峇东埔,观察过一群约3000只的钳嘴鹳群飞翔;他指出,钳嘴鹳的源地是位于印度至泰国等地区,如今已经散布到柬埔寨、越南,及我国西马一带。

成群钳嘴鹳在空中翱翔。 (陈子英提供)

钳嘴鹳歇息3地

,钳嘴鹳主要歇息(roost)在班带甘轮(Pantai Kamloon)、阿依淡森林教学园(Air Itam Dalam),以及大山脚双溪南眉一带。

陈子英透露,钳嘴鹳喜好随热气流盘旋空中,中午、午后常见其踪。

他说,该协会、政府森林局等单位,目前还在观察钳嘴鹳在我国的生态,暂无法确定是否有特定季节。

本报记者曾于月中,拍摄到高空中成群盘旋的钳嘴鹳。
双溪南眉河畔生态丰富,也是钳嘴鹳的歇息地。

“至于出现在大马的原因,数个说法包括邻国泰国以前有旱季或水灾,钳嘴鹳数量倍增,部分迁移至我国,另一说法与繁殖有关。”

他说,根据观察,在我国出现的鹳品种,包括白鹮鹳Milky Stork、黑颈鹳(Storm’s Stork)及白头鹮鹳(Painted Stork)等,如今多了一种钳嘴鹳。

陈子英在双溪南眉河旁,观察一只飞翔中的钳嘴鹳。

双溪南眉生态 陈子英:应受保护

陈子英认为,由于钳嘴鹳常聚集在双溪南眉一带,当地生态都应受保护及维持,他也希望民众能一起保护有关鸟类,不要捕捉或伤害它。

“双溪南眉河一带,是生态丰富的沼泽地,由于有食物供应,遂成为钳嘴鹳聚集地。”

他说,除了钳嘴鹳,该地也是其他水鸟的栖息地。

双溪南眉一带有着丰富的生态,包括牛背鹭(Cattle Egret)也出现于此。 (陈子英提供)
双溪南眉河其他水鸟包括“紫水鸡”(Purple Swamphen)。 (陈子英提供)

他提到,鹳在华人文化中是长寿的象征,而在西方世界,则是象征“好孕”即与生子有关。

陈子英补充,目前还没观察到钳嘴鹳在本地,有繁殖的记录或鸟巢,不过有观察到钳嘴鹳的雏鸟踪影。

靠河一带的沟渠里,有大量的金苹果螺繁殖,钳嘴鹳有助控制其繁殖。
金苹果螺的红色卵,常见于河边,附在植物上。

根据维基百科,为淡水螺物种,又名福寿螺,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续委员会的入侵物种专家小组,列为世界百大外来入侵种,本地常见于河边、沼泽、沟渠、等地。

拍摄:罗健杰
照片:部分由陈子英提供 /本报记者

威省空中 为螺而来 替稻农除害">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稻田

威省

钳嘴鹳(Asian Openbill)

金苹果螺

相关文章

连人带车坠河6死|危机四伏!稻田小径与运河没护栏 连人带车坠河 非首宗

威省土地用途转换 6月尾前请申请 方美铼:错过需等威省地方蓝图宪报

威省清晨一场倾盆大雨 本南地丹那烈双溪赖淹水

2年5季种稻计划 保障粮安 稻农增收入

威省客家公会 209办新春大团拜

槟州议会| 14项劳工宿舍计划 方美铼:槟岛2威省12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