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简
APP
主页 > 今日北馬 > 槟岛

退休

傅仰顺

消拯局危险物品特别拯救部队

Hazmat

文 文 文

一窍不通 翻书到成为专家 消拯局Hazmat专家傅仰顺退休!

(槟城30日讯)当年对化学物品一窍不通,后来却坐上槟州)的第一把交椅,加入消拯队38年的了!

现年58岁,是槟州消拯局第一区行动官员,也是州内唯一华裔高级官员。

他接受《中国报》专访,忆起当初如何从对危险物品一窍不通的消拯员,一步步当上槟州危险物品特别拯救部队的队长,以及国内特别拯救部队的教练。

傅仰顺接受访问,对消拯员的生涯侃侃而谈。

他说,1992年在畓田仔街,首次碰上化学物品泄漏事件时,是手足无措,消拯队里,没人懂怎么应对。

“怎么处理化学物品,我们毫无概念,只能通过手册、指南等,跟着步骤处理。”

他说,当时就认为,必须加深对处理危险物品的知识,必须学更多。

1992年首次面对化学物品泄漏事件,傅仰顺(左4)等人不知如何应对。(傅仰顺提供照片)

不久,政府决定成立危险物品特别拯救部队时,他也接获指示,参与受训。接着,霹雳路消拯局于1995年成立槟州首个特别拯救部队,并由带领。

虽然已完成训练,但并未停止学习,他凭着努力、好学的个性,不断精进本身对化学及危险物品的认知,以及应对方式。

他笑言,每当看到化学及危险物品的相关书籍,都会买下或借来阅读。

“我也从理大国家毒物中心,获取许多关于毒物应对的知识。”

如今已是应对危险物品的“专家”,也是全国危险物品特别拯救部队的教练,常常被委派出国授课,或与外国特别拯救部队交流,交换知识。

他笑言,每当发生化学泄漏事件,电话一定响起,要他出动,或者咨询其意见。

傅仰顺也是消拯局危险物品特别拯救部队的教练,常常给予训练。(傅仰顺提供照片)

忧炭疽菌袭航空展 率队驻守

担心化学恐袭,1997年首届浮罗交怡国际航空展,是由率领的危险物品特别拯救部队,现场驻守。

说,当时“流行”炭疽菌恐袭,政府当局要求拯救部队驻守,以策安全。

1997年,傅仰顺(次排左)带领危险物品特别拯救部队,到第一届浮罗交怡国际航空展站岗。(傅仰顺提供照片)

“90年代至千禧年代,我们收到很多炭疽菌的投报,但许多都是假的。”

他笑言,曾经全副武装地到麦曼珍、峇央峇鲁多个地方,处理“炭疽菌”。

他也提到,本身在2010年调到居林工业区,以应对区内的化学物品泄漏事件。

他说,有次,大马警方与国际刑警,在居林捣破国内首个冰毒炼制中心,中心内的制毒原料,被国际刑警形容为“定时炸弹”。

“那是非常易燃的物品,高温之下会燃烧、爆炸。我们出动,对有关物品进行处理。”

居林高科技园发生危险物品泄漏事故,消拯局危险物品特别拯救部队出动,进行处理工作。(傅仰顺提供照片)

光大火灾 新兵上阵

也参与1983年光大摩天楼火灾的救火行动,当时他还是个“新兵”。

他说,1982年加入消拯局,受训4个月后,隔年就遇上光大火灾。

光大在1983年火灾,火光冲天。(傅仰顺提供照片)

“傍晚6时许,我在局里与同僚打羽球,突然接到光大失火的投报,马上赶去现场。”

他形容,现场火光冲天,从40楼烧至60楼,情况骇人。他笑说,当时并不感到害怕,因为尚有许多前辈带领。

“当时光大还在建设中,里头也一片黑暗,我不慎踩空,一只脚踩入安置电缆的洞孔内。”

他说,消拯人员当时是扛着灭火设备、水管等,爬着楼梯到事发地点灌水。

“火势很大,我们在凌晨2时许,才控制火势;两天后,才完全扑灭火势。”

他也说,大楼的火灰,也飘到路旁店屋,引发另一轮火患,令消拯员忙得不可开交。

救火往前冲 一句“要结婚了” 让他收敛

年轻气盛,救火时常常“往前冲”,前辈提醒他“下个礼拜要结婚”了,他才稍微“收敛”。

他笑说,当时,他在一个火场中,爬到高处灌水灭火,有前辈担心他的安危,提醒他就要结婚了。

“我猛然地想起即将结婚一事,才比较谨慎、更加小心,否则出意外结不了婚,就惨了。”

他也提到,家人及妻子都很支持他当消拯员。

“妻子半夜醒来,若看不到,就知道我是出动了。”

傅仰顺(右)指导穿上防护服装的消拯员,有关应对化学及危险物品的知识。(傅仰顺提供照片)

志愿当警察 后来当上消拯员

说,当年的志愿,其实是加入警队,但后来机缘巧合,加入了消拯队,服务大众。

他说,早在初中三后,他就申请多份工作,包括警察、消拯局等服务团体,但没有被录取。

“当时家里穷,我没上课时,也骑着脚车到其它地方打工。”

傅仰顺(前排左)加入消拯队,完成4个月的训练后,正式当上消拯员。(傅仰顺提供照片)

他说,由于没有被录取,他只好半工半读地继续学业,终于在初六毕业时,接获消拯局的好消息。

“然后,我在1982年2月1日加入消拯队,当时一起受训的,只有我一个华人。”

他也说,当年的薪水只有270令吉,虽然不多,但已够用。

此外,他笑说,当年负责训练及带领的长官,非常严厉;当他自己当上长官时,也沿用前辈的一套,非常严厉。

“但私底下我可是很亲切的,同僚有困难、需要帮忙,我一定帮。”

他也谈到,当消拯员必须要有责任感,毕竟“吃”的,是消拯局的“饭” ,因此工作要尽力。

水比火更危险

火很危险?认为,水更加危险!

消拯人员的任务,不仅是灭火,也负起救人的工作。他说,有次在吉打一个瀑布,展开寻人的救援工作,但瀑布底下河流水流湍急,也有暗流,非常危险。

“家属不明白,一直催促我们找人,但那个情况,根本不能下河。”

他说,河里有暗流,相信失踪者被卷入暗流后,沉没在河底深处,已无法寻获。

他也说,根据标准作业程序,若搜救现场照明不足,或者被判定有危险,消拯员就必须停止搜救。

2013年的旱季,傅仰顺与消拯队员们进入山林中灭火。(傅仰顺提供照片)

另外,他也分享,2013年天气干旱,槟城多地山坡发生森林火灾,令消拯员喘不过去。

“整整两个星期,我们都上山灭火,这里扑灭,那里又起火。”

战前老屋须防火

说,战前老屋的防火措施,是非常重要,吉隆坡在多年以前,曾有一间战前老屋改造的廉价酒店,就因防火不足,烧死8个人。

“人们来不及逃生,烧死在房间、走廊、厕所等。”

因此,他认为,以战前老屋改造的酒店,必须做好防火措施,包括使用防火材料、设置逃生楼梯等。

“这是必须的,以确保租户的安全。”

他也提到,如今乔治市内的合法酒店,都遵守消拯局的防火条例,做足防火措施。

他也笑说,每当除外旅行住酒店时,也会特别留意酒店防火措施,留意逃生楼梯、出口在哪里,以防万一。

履历

1982年:加入消拯局成为消拯员。

1984年:调往吉隆坡关丹路消拯局担任行动官员。

1989年:调往槟城霹雳路消拯局担资深行动官员。

1995年:在霹雳路消拯局成立全槟首个危险物品特别拯救部队(

2002年:调往北海消拯局担任执法及执照高级官员。

2008年:调往吉隆坡K9(拯救犬)部门。

2010年:调往吉打居林科技院成立化学组负责人。

2013年:调往槟城垄尾消拯局担任高级行动官员。

2018年:负责槟岛4间消拯局,即垄尾、霹雳路、土库街及峇眼惹玛消拯局高级行动官员。

高兴
高兴
惊讶
惊讶
愤怒
愤怒
悲伤
悲伤
关怀
关怀

退休

傅仰顺

消拯局危险物品特别拯救部队

Hazmat

相关文章

辣死你吗︱陈佩欣:推不动的前浪

日新国中校长洪贵蕊501荣休 三机构4月27日晚设宴欢送

林慧英:教育部将探讨 “请老师校长别提早退休”

罗填水:十字港益民虽是政府学校 命运却不如政府资助学校

十字港益民 副校长 老师 因健康被迫提早退休

【辣死你吗】吴慧芳:退而不休与喋喋不休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