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30日訊)當年對化學物品一竅不通,後來卻坐上檳州消拯局危險物品特別拯救部隊(Hazmat)的第一把交椅,加入消拯隊38年的傅仰順,退休了!
傅仰順現年58歲,是檳州消拯局第一區行動官員,也是州內唯一華裔高級官員。
他接受《中國報》專訪,憶起當初如何從對危險物品一竅不通的消拯員,一步步當上檳州危險物品特別拯救部隊的隊長,以及國內特別拯救部隊的教練。

他說,1992年在畓田仔街,首次碰上化學物品泄漏事件時,是手足無措,消拯隊裏,沒人懂怎麼應對。
“怎麼處理化學物品,我們毫無概念,只能通過手冊、指南等,跟著步驟處理。”
他說,當時就認為,必須加深對處理危險物品的知識,必須學更多。

不久,政府決定成立危險物品特別拯救部隊時,他也接獲指示,參與受訓。接著,霹靂路消拯局於1995年成立檳州首個特別拯救部隊,並由傅仰順帶領。
雖然已完成訓練,但傅仰順並未停止學習,他憑著努力、好學的個性,不斷精進本身對化學及危險物品的認知,以及應對方式。
他笑言,每當看到化學及危險物品的相關書籍,都會買下或借來閱讀。
“我也從理大國家毒物中心,獲取許多關於毒物應對的知識。”
傅仰順如今已是應對危險物品的“專家”,也是全國危險物品特別拯救部隊的教練,常常被委派出國授課,或與外國特別拯救部隊交流,交換知識。
他笑言,每當發生化學泄漏事件,電話一定響起,要他出動,或者谘詢其意見。

憂炭疽菌襲航空展 傅仰順率隊駐守
擔心化學恐襲,1997年首屆浮羅交怡國際航空展,是由傅仰順率領的危險物品特別拯救部隊,現場駐守。
傅仰順說,當時“流行”炭疽菌恐襲,政府當局要求拯救部隊駐守,以策安全。

“90年代至千禧年代,我們收到很多炭疽菌的投報,但許多都是假的。”
他笑言,曾經全副武裝地到麥曼珍、峇央峇魯多個地方,處理“炭疽菌”。
他也提到,本身在2010年調到居林工業區,以應對區內的化學物品泄漏事件。
他說,有次,大馬警方與國際刑警,在居林搗破國內首個冰毒煉製中心,中心內的製毒原料,被國際刑警形容為“定時炸彈”。
“那是非常易燃的物品,高溫之下會燃燒、爆炸。我們出動,對有關物品進行處理。”

光大火災 傅仰順新兵上陣
傅仰順也參與1983年光大摩天樓火災的救火行動,當時他還是個“新兵”。
他說,1982年加入消拯局,受訓4個月後,隔年就遇上光大火災。

“傍晚6時許,我在局裏與同僚打羽球,突然接到光大失火的投報,馬上趕去現場。”
他形容,現場火光衝天,從40樓燒至60樓,情況駭人。他笑說,當時並不感到害怕,因為尚有許多前輩帶領。
“當時光大還在建設中,裏頭也一片黑暗,我不慎踩空,一隻腳踩入安置電纜的洞孔內。”
他說,消拯人員當時是扛著滅火設備、水管等,爬著樓梯到事發地點灌水。
“火勢很大,我們在淩晨2時許,才控制火勢;兩天後,才完全撲滅火勢。”
他也說,大樓的火灰,也飄到路旁店屋,引發另一輪火患,令消拯員忙得不可開交。
救火往前衝 一句“要結婚了” 讓他收斂
年輕氣盛,傅仰順救火時常常“往前衝”,前輩提醒他“下個禮拜要結婚”了,他才稍微“收斂”。
他笑說,當時,他在一個火場中,爬到高處灌水滅火,有前輩擔心他的安危,提醒他就要結婚了。
“我猛然地想起即將結婚一事,才比較謹慎、更加小心,否則出意外結不了婚,就慘了。”
他也提到,家人及妻子都很支持他當消拯員。
“妻子半夜醒來,若看不到,就知道我是出動了。”

誌願當警察 後來當上消拯員
傅仰順說,當年的誌願,其實是加入警隊,但後來機緣巧合,加入了消拯隊,服務大眾。
他說,早在初中三後,他就申請多份工作,包括警察、消拯局等服務團體,但沒有被錄取。
“當時家裏窮,我沒上課時,也騎著腳車到其它地方打工。”

他說,由於沒有被錄取,他隻好半工半讀地繼續學業,終於在初六畢業時,接獲消拯局的好消息。
“然後,我在1982年2月1日加入消拯隊,當時一起受訓的,隻有我一個華人。”
他也說,當年的薪水隻有270令吉,雖然不多,但已夠用。
此外,他笑說,當年負責訓練及帶領的長官,非常嚴厲;當他自己當上長官時,也沿用前輩的一套,非常嚴厲。
“但私底下我可是很親切的,同僚有困難、需要幫忙,我一定幫。”
他也談到,當消拯員必須要有責任感,畢竟“吃”的,是消拯局的“飯” ,因此工作要盡力。
水比火更危險
火很危險?傅仰順認為,水更加危險!
消拯人員的任務,不僅是滅火,也負起救人的工作。他說,有次在吉打一個瀑布,展開尋人的救援工作,但瀑布底下河流水流湍急,也有暗流,非常危險。
“家屬不明白,一直催促我們找人,但那個情況,根本不能下河。”
他說,河裏有暗流,相信失蹤者被卷入暗流後,沉沒在河底深處,已無法尋獲。
他也說,根據標準作業程序,若搜救現場照明不足,或者被判定有危險,消拯員就必須停止搜救。

另外,他也分享,2013年天氣幹旱,檳城多地山坡發生森林火災,令消拯員喘不過去。
“整整兩個星期,我們都上山滅火,這裏撲滅,那裏又起火。”
戰前老屋須防火
傅仰順說,戰前老屋的防火措施,是非常重要,吉隆坡在多年以前,曾有一間戰前老屋改造的廉價酒店,就因防火不足,燒死8個人。
“人們來不及逃生,燒死在房間、走廊、廁所等。”
因此,他認為,以戰前老屋改造的酒店,必須做好防火措施,包括使用防火材料、設置逃生樓梯等。
“這是必須的,以確保租戶的安全。”
他也提到,如今喬治市內的合法酒店,都遵守消拯局的防火條例,做足防火措施。
他也笑說,每當除外旅行住酒店時,也會特別留意酒店防火措施,留意逃生樓梯、出口在哪裏,以防萬一。
傅仰順履曆
1982年:加入消拯局成為消拯員。
1984年:調往吉隆坡關丹路消拯局擔任行動官員。
1989年:調往檳城霹靂路消拯局擔資深行動官員。
1995年:在霹靂路消拯局成立全檳首個危險物品特別拯救部隊(Hazmat)
2002年:調往北海消拯局擔任執法及執照高級官員。
2008年:調往吉隆坡K9(拯救犬)部門。
2010年:調往吉打居林科技院成立化學組負責人。
2013年:調往檳城壟尾消拯局擔任高級行動官員。
2018年:負責檳島4間消拯局,即壟尾、霹靂路、土庫街及峇眼惹瑪消拯局高級行動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