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泰國是一個佛教國,而在這個國家,有過一個叫做素可泰的王朝。
素可泰位居曼穀以北440公裏的地區,不但是泰國的第一個首都,也是泰文化的搖籃,泰國的文字、藝術、文化與法規,很多都是由素可泰時代開始。
1257年到1436年這段期間,在曆史上稱為“素可泰王朝”,這裡的古城也是了解泰國曆史的必然之選。

素可泰在13世紀中期至14世紀末曾是泰王朝的首都,在那個盛世,素可泰的寺廟林立、盛況空前。
1438年,素可泰王朝為大城王朝所吞併,但素可泰王朝的光芒依然為後人所知,其宗教藝術與建築風格為人讚歎,素可泰曆史公園也被納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素可泰分為古城和新城,在古城,即素可泰曆史公園內,滿是斷壁殘垣的寺廟遺址,各種或殘缺或完整的佛像,勾勒著這裡昔日的佛國盛景。
遊覽這裡最為愜意的方法便是騎著腳車,在古跡之間穿梭,這裏可以看到佛像讓人平靜的微笑,感受夕陽餘暉的絕美景色。
在素可泰,既可以選擇古城附近住宿,這樣距離曆史公園較近,方便早起看日出;也可以選擇住在新城,去那裡選擇性價比較高的住宿,感受更為熱鬧的氛圍。
素可泰曆史公園
素可泰之遺跡頗多,惟可惜的是,在大城王朝攻打素可泰時,很多宮殿與廟宇都被摧毀。加上日久失修,留下的隻是殘墟。
直到1979年,泰國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助,素可泰之偉大史跡才得以保留下來。
遺跡多集中在舊城區,離新城12公裏,區內的素可泰遺跡公園,是史跡的精華所在。

位於舊城入口處的藍甘杏博物院,是參觀遺跡公園的最佳起點。館內除了詳細記載素可泰的曆史外,還珍藏不少素可泰時期的出土文物和雕刻。包括在暹羅史上極負盛名的宋伽洛陶瓷器。
素可泰王朝輝煌的政跡,也可從博物館內所收藏的石刻複製品得到印證。該石刻是藍甘亨大帝於1292年所立。碑文意思為:“素可泰是美好的。水中有魚、田中有米,皇帝不向人民抽稅……他們交易大象也可,買賣馬匹也可,交換金銀也可,人民的面孔閃耀著神采。”
素可泰遺跡公園內的寺廟、佛塔與宮殿,數目極多,建築相當宏偉,設計也讓人歎為觀止。
由於泰族篤信佛教,園內處處可看到佛祖座像。寺廟的建築風格也深受印度與斯裏蘭卡文化影響。
素可泰遺跡公園由於範圍遼闊,要作比較詳盡的遊覽,至少也要花半天的時間。最省力的方法是在舊城入口處租輛腳車,悠閑的逐一尋幽探秘。
除了素可泰遺跡公園外,離新城以北55公裏的詩塞差納萊遺跡公園,也有許多素可泰王朝時期所建的寺廟。其中以七排塔寺與象隆寺較有特色。
瑪哈泰寺
瑪哈泰寺(Wat Mahathat)位於素可泰古城的中央,四面有溝渠環繞,從印拉第王開始建造,直到1345年完成於李泰王時期,屬於皇室宗廟,寺中原有209座塔,10處佛殿,但大部份都僅剩地基而已。

目前還能辨識的主要有純素可泰式的主塔,周圍有著4座室利佛逝(Sri-vi jaya)兼錫蘭式小塔和4座高棉式小塔,擁有素可泰主僧院、大城蓋的主僧院、李素五骨灰院、南北兩座內含9尺立佛的廟宇,還有黃昏時可拍攝美麗剪影的大雄寶殿。
瑪哈泰寺的主塔,是一座上部呈含苞蓮花狀的純素可泰式佛塔,這是李泰王時重建。原來是一座高棉式佛塔,李泰王不想受高棉影響,遂把原來的高棉塔包起來,外面蓋成純素可泰式的佛塔。
這種不破壞前人(朝)作品的例子,在泰國時時可見,因為泰人相信破壞廟宇或佛像是對神不尊敬,所以都是用把建築物包起來或蓋起來,外面再建新的這種方法,因此建築物都會愈來愈“有容乃大”。
瑪哈泰寺中的另一個例子就是,主塔前的主僧院前還有一個主僧院,這就是到了大城時期,大城國王為了遮住舊有的素可泰主僧院,所以在它的面前又蓋了一座。每年10月水燈節時,晚會打上特別的燈光,還有素可泰舞蹈表演,精彩萬分。
沙攀辛寺
沙攀辛寺(Wat Saphan Hin)又稱為石橋寺,有一座大石鋪成的似橋長階,200公尺,雖還能通行,但已崩落傾圮,讓人走起來心驚膽顫。
據藍坎亨王留下的石碑記載,沙攀辛寺是一位高僧住的地方,同時也是藍坎亨王看地勢,替整個城市尋找水源之處,每到重要節日,他也會騎著大象來些敬拜。

高12.5公尺的阿塔洛佛是一座立佛,高高地站在沙攀辛寺中,伸出右手,默默地保護這整個城市。
金池寺
泰文中,卓旁(Trapang)是“池塘”的意思,通(Thong)是“金子”之意,卓旁通寺就是“金池寺”,這座寺的大雄寶殿是30多年前才蓋的,塔是錫蘭式的,參觀重點則是涼亭中供奉的佛腳印。
這對刻在灰石上的佛腳印,是從素可泰西南方的大腳印山(BigFootprintHill)搬來的,大家都相信這是李泰王在1359年發現的。腳印上有108個須彌山上的吉祥圖案,這顯示佛與廣大無邊的須彌山已合而為一,而且是宇宙的中心。

金池寺的南岸有一個小市場,裏面有一間小廟,廟裏的地上有個半身陷在地裏的石像,立在石像前的是素可泰開國君王帕巒王的塑像,是描述素可泰建城初期的一個神話故事。
話說當時高棉王想知道素可泰的內況,就派了一個精通奇門盾甲的人來探聽帕巒王情況,那時帕巒王在一間寺廟中當和尚,正在庭院中掃地,這個高棉人從地中鑽出來,隻看見一個和尚在掃地,所以就開口問這個和尚,知不知道帕巒王在那裏?
怕巒王見這個人長得不像泰國人,而且又會奇門盾甲,深知來者不善,便將計就計,告訴這個一半陷在地下的人說:“你在這兒等一等”。
帕巒王有出口成真的能力,這個高棉人變得不能鑽出地面,只能在那裏等,等成了一座石像了,後人便藉此表示泰國國王的神力及偉大。
金池寺的水池也是泰國水燈節的發源地。

視頻:davidsbeenhere
整理:泰國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