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5日訊)檳州福利丶愛心社會及環境事務委員會主席彭文寶說,日前在直落巴巷發生的“魚翻肚”事件,已證實是海水中氧氣不足所致,源頭並非疾病。
他說,經過漁業局及理大海洋研究中心的初步化驗顯示,由於當時海水中的含氧量少於一般的每公升5毫米,才會導致魚兒缺氧而死。
本月11日,位於直落巴巷的養魚場有上萬條魚隻翻肚死亡,讓業者蒙受高達90萬令吉損失,也因為魚隻都死光光,養魚場將暫時關閉。
彭文寶今午在記者會上說,海水含氧量低的原因,初步估計是因為直落巴巷海域附近河流上遊,有農業活動,農業的肥料排入海中導致海面上有浮藻滋生,浮藻“吸收”氧氣後,海水中的氧氣就不足。

他說,檳州政府已批準撥款成立特別調查特工隊,由理大海洋研究中心丶馬來亞大學丶漁業局及環境局協助,除了完成化驗工作,也成立資料庫,以供未來擬定指南使用。
他說,希望有關特工隊在18個月內完成工作。
另一方面,他也說,在解剖死魚後,也發現魚兒體內有重金屬,雖然重金屬的成分較多,但並沒有超標。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