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南18日訊)高淵港口海上養殖區30年來首次迎來農業副部長級人物巡視,而農業及農基工業副部長沈誌勤不忘捎來佳訊,公家出錢引入先進科技,協助2戶海上養殖場打造高密度聚乙烯養殖場(HDPE)!
這也是農業部,首次在檳州引入HDPE養殖場的先進技術。
他今午視察遭遇風災後的高淵港口海上養殖區時,這麼說

沈誌勤說,當局將提供2座HDPE養殖場給高淵港口養魚公會,這將是水產養殖業的一大進步,HDPE養殖場的好處,是不容易折斷、不容易損壞,減少僱用外勞,隻要採用自動化科技,就能打撈養大的魚獲等。
他說,業者可以運用互聯網進行感應,譬如中國、歐洲,在海底裝置閉路電視來監控養殖魚是否生病或長大,而業者不必親自出海,隻需要在室內操控監控係統。
“屆時,不論放飼料養魚或觀察魚群,按個鈕便完成,不必僱用或減少僱用外勞。”

他也說,在這項計劃下,農業部撥10萬令吉給2戶海上養殖場,每戶5萬令吉。
“這是農業部在高淵港口進行的試點計劃,有關養殖場將成為示範區,供北馬一帶其他業者參考,希望未來更多業者採用新的養殖方式。”
出席者包括檳州漁業局主任諾艾莎、高淵港口養魚公會主席張展來、檳州養魚公會主席許銀添、高淵港口社管會主席周童泰等。

沈誌勤險掉入海
沈誌勤巡視海上養魚場之際,也險些掉入海裏,慶幸是半隻腳踩入海水裏後便及時起身,讓眾人虛驚一場。
他在記者會上指出,他巡視海上養魚區,很多養魚場被拖去維修,造成養魚區略顯空蕩。無論如何,當局不會忽略或放棄養殖業。

“檳州養殖業為全國貢獻了60%漁獲,其中最大養殖場是在高淵港口。風災過後,全檳152戶養魚場受災,共有800公噸養殖魚流失或死掉,保守估計損失達2900萬令吉,數據尚在收集中。”
高淵港口141養魚場受災
沈誌勤透露,在152戶受災養殖場中,高淵港口占141戶為重災區,損失700公噸魚及2500萬令吉,而直落巴巷則有6戶、班台惹雅有3戶受害。

根據他向高淵港口養魚公會主席張展來瞭解,他們能理解政府財力有限,沒法給予龐大的補貼,隻希望銀行能提供貸款協助重建養魚場。
他呼籲商業銀行給予貸款,並減少繁文縟節及盡快發放貸款。
“我也會盡快召集農業部的農業銀行來檳與漁民對話,並盡快談妥貸款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