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北馬 > 威省

文物

校長覃秋璿

北海中華一校

曆史文物館

文 文 文

威省華小首間!中華一校設曆史文物館 

(北海26日訊)為了讓學生了解華裔先賢創校的艱辛,領先威省區其他華小,成立,目前尋求校友提供有曆史價值的,以豐富館藏。

館是源自去年10月尾該校召開董事部會議,一名董事提議要讓下一代了解學校的曆史,就要有一個地方保存校史資料,因此館經過10個月的籌備,應運而生。 

目前,館展示的資料,包括文字記載、珍貴照片、校鍾、打字機、電話等。該校將於10月1日為館開幕,同時也舉行智能一體機啟用儀式。

中華一校創校至今已有79年的曆史;圖為校鍾是曆史文物館的其中一個文物。 
覃秋璿校長

接受媒體聯訪時說,中華一校於1940年成立,前身是民眾小學,過後日本入侵,一度停辦,光複後複辦。

“隨後,民眾小學與育僑小學(中華總校)、新華小學(中華二校),以及後來的北賴中華三校,聯合一起;當時的董事部是四校合一,最早期的校長任雨農也曾在四校掌校過,這是前所未有。”


曆史文物館經過10個月的籌備,應運而生。 

她說,值得一提是,當時任雨農校長是騎著腳車去四校巡視,如果能找到類似50年代的舊式腳車,歡迎送給館。四校於1958年合而複分。

覃秋璿說,事實上,很多學生並不知道當年先賢創校的艱辛,有了,將讓學生了解學校如何從木板建築變成鋼骨水泥。

中華一校是威省首個成立曆史文物館的華小。 (圖取自中華一校面子書)

她也與記者分享捐獻2萬令吉智能一體機給學校的校友林賜德,透過其胞弟分享給她的一段文字訊息。

“林賜德說:我會回想和幫忙母校,其實是很單純的,若沒有華小,今天我就不能講華語,在中國做生意,甚至融入當地的生活與社會;最重要是謝謝先賢。”

中華一校的全校15班課室,目前已安裝智能一體機,集超高清液晶電視、投影機、紅外電子白板、音箱和電腦於一體。

她強調,建設館的想法,其實也是很單純,就是希望學生飲水思源,不忘初心。

高興
高興
0
驚訝
驚訝
0
憤怒
憤怒
3
悲傷
悲傷
0
關懷
關懷
0

文物

校長覃秋璿

北海中華一校

曆史文物館

相關文章

北海中華一校147畢業生 高唱驪歌

歡迎來中華一校就讀! 24節令鼓團隊 迎接118新生

“鼓動中華”二十四節令鼓表演之夜 為中華一校籌獲30萬

“龍貓”來到中華一校 為校園增添色彩

中華一校五星級直播室 才設 1個月獲威北縣級亞軍

太空漫遊探奧妙天文學賽 724邀學生一起探索宇宙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