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腳4日訊)無心傷害,有心賠償!
威省市政廳工友執行日常割草任務時,難免會發生石子飛射擊碎轎車的車窗,或擊中擋風玻璃導致裂開的意外,許多車主並不知道,在特定的情況下可向市政廳索償。

雖然這類意外不算頻密,但偶有發生,一些車主碰上此事後更是不知所措,本報記者為此向威省市議員陳宗興了解可索償的情況及有關程序。
陳宗興受訪時說,能向威省市政廳申請索償的個案,必須是民眾的轎車在事發時,是停泊在屋子(籬笆門內)範圍內、在威省市政廳的合法泊車格裏,或轎車行駛途中,意外被飛石擊損車窗及擋風玻璃等。
“在確認是市政廳工友,或市政廳承包商工友的上述情況下,車主可向市政廳申請索償,前提是要報警。”
他舉例,索償程序其實與車主在路上發生車禍意外一樣,車主必須拍照為證,及向警方報案,再把維修好的收據,聯同報案書一起呈給威省市政廳。

不過,他強調,若有關轎車是停泊在家門口(非屋子範圍內)、道路、路肩上(非泊車格)、沒劃上市政廳泊車格的地方等,車主是自行承擔有關風險。
“換句話說,若轎車在上述地點意外被割草任務的碎石擊損,即使車主報案,也無法索償。”
他指出,車主在事發後,必須拍下受損情況的照片,最好也拍下車子所在位置,向警方報案時,必須清楚說明事發時間和地點。
“能否索償是一回事,但車主必須事先向警方報案,這是申請索償的第一步,也是防止有心人士報假案,向市政廳詐取賠償。”
他補充,市政廳接獲車主的索償申請後,將根據案情檢查係統,查找有關時段、地點及負責人員;一旦查證屬實,就會根據維修收據合理給予賠償。
2018年至今 131車主向威省市政廳索償
陳宗興說,從2018年至今,共有131位車主,因車子被割草機引發石子飛射導致車窗破裂,而向威省市政廳索償。
他透露,2018年共有82人索償,今年截至7月有49人。
“除了威省市政廳,市政廳的承包商在割草時引起的這類意外,也可申請索償。”
他說,2018年,共有27位車主向承包商索償,今年由於承包商自行處理索償,故沒再向市政廳彙報。
“索償程序一般上可在大約一個月內處理好。”
另外,截至目前,陳宗興沒接到有車主或市民,被割草機飛射而出的石子擊傷的投訴。

日常割草 意外難免 每月投訴兩三宗
陳宗興指出,威省市政廳每日至少出動500架割草機,在全威省如住宅區、花園、公園、路邊等,讓工友進行割草任務,免不了發生石子擊損轎車的意外。
他說,市政廳每月接獲兩三宗這類因不小心造成的意外。
“坦白說,沒有任何一位工友都願意此意外發生,工友其實每天都頂著壓力在工作,路邊的野草必須定時清理,但又會擔心這類意外發生,因此希望大家能明白。”
他呼籲民眾,在割草工友執行日常割草任務時,盡量把車子移開路旁或路肩,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草碎因露珠貼車身 當然不能索償
陳宗興說,自他2013年7月1日擔任市議員以來,就接獲類似的投訴,但還是有市民不了解索償程序,甚至還碰過無理取鬧者。
他根據日前一居民無理取鬧,投訴指草碎貼在車上的個案說,草碎沒有對車身造成任何損傷,因此不受理。
該居民日前向人民代議士服務中心作出投訴,陳宗興遂聯繫投訴人了解詳情,對方把車開到服務中心外,但表面上未見有任何損傷痕跡。
陳宗興要求對方報案,不過對方不肯報案,也不願聆聽市議員講解,後來才知,原來投訴人不滿割草後的草碎,因露水而貼在車身上,而不是車被石子擊碎車窗或擋風玻璃受損。
“這就是為何報案的程序很重要,在報假案屬犯法的情況下,此舉能為市議會‘過濾’掉不合理的投訴。”
他希望投訴人按照程序申請索償。
報導/攝影:羅健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