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今日北馬 > 威省

高淵佛教會

義診

中風

陳湘兒醫師

謝華順醫師

贈醫施藥義診

熬夜

爆血管

半身不遂

文 文 文

高淵佛教會義診擅醫中風 大夫幫你 站起來

(威南9日訊)“我在做工時突然頭痛,吃完班納杜藥,卻感覺頭暈,就暈倒了!”
 
年僅30歲的病患陳科謂,來自吉打雙溪大年。兩年前因長時間疲累,猝然暈倒,經過診斷是右腦血管爆裂,導致左側半身無法動彈。

陳湘兒醫師(左起)正觀察陳科謂正確的步行姿勢。

她自言本身已很幸運,腦血管爆裂後,隻影響到手腳行動,沒牽涉到更複雜的腦部,可以講話、思考。然而,後不能走路,讓她很沮喪。
 
她在後曾接受多位中醫的治療,可惜不見任何起色。直至一年前,在外婆推薦下,接觸治好眾多患者的醫師,生命才出現轉機。
 
“起初我是不太能行走,也因為缺乏平衡感,容易跌倒,必須依靠媽媽或其他物件攙扶。”

攝影/剪接:紀允賢
 
“還有手臂也一樣,手不能自己打開,因為連接手神經線的腦血管爆裂了,沒法伸直及打開,一抬起或一緊張,就會自動縮起彎曲。”

她感恩的說,來贈醫施藥接受治療,第一次就有進展,讓她們一家欣喜不已,自此每周六由父母載送,大老遠從雙溪大年趕來高淵。
 
“如今,在一次次針灸治療及堅持進行複健練習之下,我已能自如的打開手臂;左腳走動也變得順暢,就算沒有人攙扶,也能慢慢行走,甚至還能開車。”

高淵佛教會贈醫施藥目前有60位病人,其中20人是中風患者。

 
“努力,就會好了!”
 
詢及康複巴仙率,陳科謂說,醫生判斷其康複進展良好,至少痊愈50%。
 
“醫生說我還得再努力,尤其是手部。”
 
贈醫施藥每周六早上9時至中午12時提供,陳科謂是當中最年輕的病人。目前除了她,其雙親、外婆、小姨及父親的4個朋友,也聞名而至,診療一些病痛且有效果。


12歲童壓力大到

陳科謂透露,曾在醫院看過一個年紀輕輕的病患,年僅12歲。
 
“我曾問他為何,對方回應說是壓力造成。”

至於本身,她自指向來患有高血壓,2年前因長時間,過度疲累,加上生病、生理期等因素一次性爆發,而在工作場合猝然暈倒,最後診斷是因連接左側手腳神經線的腦血管爆裂而
 
“我當時暈倒後,眼睛不能張開,但還是有意識,聽到同事詢問爸爸的聯絡號碼,我也能說出來,同事隨後送我去最靠近的醫院急救,車程約10分鍾。”

翻摩哆 牛隻踩頭部

“就算不能接受,也得接受這個事實(指)……不過我會努力想些好的,不要去想負面的東西。”
 
來自樟角峇眼勿亞的黃亞福(60歲),9年前因而遭遇禍事。

黃亞福因意外事故而中風,所幸在高淵佛教會贈醫施藥就診後,情況大大改善。

 
“當時是在夜間,我獨自騎著摩哆,途經牛群出沒的武吉茶一帶,卻突然翻摩哆,就這樣被路過的牛隻踩踏頭部。”
 
面對如此驚險一刻,他慶幸還能撿回一條命,但頭殼一側被牛隻踩過,嚴重損傷。
 
原本要重裝一個假腦殼,但醫生不敢保障生死,並指他已有家室,倒不如保持現狀,總好過進行一個無法保障安全的手術。他也就此作罷。
 
自此禍事後,他連走路、吃飯的力氣都沒有,要做工也不能。
 
直至一年多前,到贈醫施藥,接受一對醫師父女陳耀照及陳湘兒的治療,加上積極心態面對,如今他已能自由走動。
 
“我感覺我已好多了。”

聽醫囑不斷複健鍛煉

8年前,老父臥病在床,患者黃種鴻(53歲)夜夜照顧病父,沒有正常睡眠,最後導致他疲勞過度而,只能躺在床上,說話也口齒不清。
 
當時,看過2、3位醫生都不見好;直到兩年半之前,巴裏文打的朋友介紹他來贈醫施藥,一試之下竟見起色。

陳國強醫師(站者)正為黃種鴻,進行針灸療程。

 
目前住在霹州巴裏文打的黃種鴻,每周六由妻子陪同接受治療。
 
為了早日恢複健康,他乖乖按照醫師的囑咐,不斷複健鍛煉。
 
“我現在好多了,估計康複80%,從原本的,到現在不必拐杖也能行動自如。”
 
隨著身體康複,他已重燃對生活的熱情,連其妻子也受感召,加入該會贈醫施藥的義工團隊,幫忙醫師配藥等。

醫師增到5位

躺著坐著進去,走著笑著回家!

贈醫施藥是於20多年前,延續已解散的“慈愛贈醫施藥第二隊”的精神而成立,當時受診病人不多,約有10多至20位,醫師僅1、2位。
 
自從6年前一對醫師父女,即陳耀照(已故)、陳湘兒,以及沈俊槐醫師,先後加入陣容後,在他們的精湛醫術下,成功治好眾多患者,擦響名堂。
 
目前醫師亦增至5位,該會贈醫施藥的求診病患,從原本的個位數,激增至如今的60人,當中20位更是患者。
 
這些病黎來自國內各地,近至威南、北霹靂巴裏文打,遠至吉打雙溪大年、霹靂太平、峇眼色海、瓜拉牛拉,甚至是金馬侖。
 
他們都是因為而陷入低潮。然而,卻在贈醫施藥,重新煥發新生命,再次站起來,讓人生擁有第二次圓滿的機會。
 

許立全:病人口耳相傳介紹

  
會長許立全舉例,一位來自霹靂峇眼色海兩成園的農夫病患,在床上躺了數月不能動。
 
“對方起初心灰意冷不願前來,指沒用的,連醫院都告知沒法醫治,但被朋友載來向陳耀照醫師求診數次後,就自動前來接受治療。”

高淵佛教會贈醫施藥逢周六義診,前排左起為義工團李惠英、王秀鳳、詹欣美、王秋蓮、許琴蓉,後排左起為李巧枝、許寶蓮、溫順喜、周海福及許立全。

 
他說,該病人痊愈後,也到處宣傳及介紹,促成贈醫施藥,聲名大噪。
 
除了醫師也擅長醫治腰酸、腳痛等老人病,以及推拿、針灸,因此,吸引不少各族病人上門求診。
 
目前該會醫師有陳湘兒、沈俊槐、梁彩霞、陳國強及林美玲實習醫師。

采會員製 歡迎樂捐

要醫好病患,就得使用昂貴的好藥才能藥到病除;但當初並未收費,長期以來造成贈醫施藥財政緊張。
 
許立全受訪時說,贈醫施藥的藥物有上百種,每月開銷近6000令吉,負擔越來越大。

高淵佛教會贈醫施藥的用藥上百種,最昂貴的是治療中風及心髒方面疾病的藥物。

高淵佛教會贈醫施藥義診,為華印裔貧困病人捎福音。

 
他說,為了緩解該會經濟問題,該會今年開始采取會員製,即會員每月繳費,即普通會員月費10令吉,及隨緣樂捐佛友,共約百位。
 
“慶幸的是,有不少佛友、熱心人士和痊愈的病人慷慨讚助治療儀器。而醫師除了,有的也自掏腰包捐獻儀器,或不收車馬費,捐獻施醫組。”
 
他說,該會歡迎社會大眾熱心捐獻,以便該會擁有財力,救助更多貧困病人,可聯絡會長許立全012-2134993、福利主任周海福019-4456798、副財政許寶蓮012-4286191。 #

陳湘兒:矯正姿勢加快康復

說,她2012年讀完中醫課程畢業,便在的介紹下,到,當年病人僅4、5位。
 
她說,約5、6年前,其60多歲父親陳耀照醫師也剛從新加坡退休回來,她見病人增多,便征求父親一同加入團隊。

贈醫施藥,除了醫師義診,也少不了配藥組義工的細心配藥及分類。

 
對於能治好患者,她謙稱本身依然在學習中,父女倆沒有獨家秘方,不過是比較留意患者的動作,如何走路及抬高手臂等。

了,手腳會不靈活,病人會采用自己的方式去走,譬如,抬手時他們不是用手的力,而是肩的力;或是走路時不用腿或肌肉的力,而是用髖骨的力,錯誤的動作會拖延病人的康複,所以得矯正姿勢。”
 
“我父親告訴我,妳要用心看他們走路,就會知道如何幫他們改善。”這是父親和她時,發現她的不足而提點她的。
 
除了經驗,她和父親的針灸方式也大不同,其父幫人針灸,病情嚴重的患者,全身也不超過3支針,也不留針太久。

“其實他不明白,為何我們針灸用這麼多針。可能是和我們現在學的是近部取穴,手痛針手,而父親擅長遠部取穴,手痛針腳,因此他也教授我遠部取穴的方式。”

她補充,遠部取穴較刺激,有的人會覺得痛,但療效快;而近部取穴較溫和,療程較慢,不耐痛的病人會要求做近部取穴。

病人重要是和醫師配合,我們是開一道門給他們,他們得自己在家練習,練得越多越好。譬如陳科謂,我會給她功課,她就在家練習複健,動作做的越好,就越快康複。”

獨家報導:陳繡郿
攝影:陳繡郿、紀允賢

高淵佛教會擅醫 大夫幫你 站起來">

高興
高興
2
驚訝
驚訝
1
憤怒
憤怒
0
悲傷
悲傷
0
關懷
關懷
0

高淵佛教會

義診

中風

陳湘兒醫師

謝華順醫師

贈醫施藥義診

熬夜

爆血管

半身不遂

相關文章

積善每周提供3免費醫療服務 林錦發:求診人次持續增加

中風老翁無家可歸 房東無奈求助 王耶宗協助安排安身之所

針灸推拿全免 日落洞普賢寺 每月雙周義診

中風逝者捐多器官 遺愛人間

檳中元會周四辦 中醫物理治療義診

多年來與姐照顧年邁雙親 47歲男子中風需7萬救命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