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檳島市政廳與檳州發展機構聯手合作,在SP齊來也路的地段上興建可負擔房屋及中廉價屋。
這是很振奮人心的消息,在土地嚴重缺乏的檳島,州政府願意在市中心撥地興建房屋,因此不少人看準是政府有份參與的發展項目,出於對政府的信心才會入手購買單位。
這個發展項目在2015年由當時的首長林冠英進行動土儀式,在多年後的2019年,終於有1棟可負擔單位獲得完工準證,屋主歡天喜地拿了鑰匙要打造自己的家。
可以想象,屋主開心的打開門準備打造自己的家,卻發現屋子情況不是他們想象的那樣,牆上有裂痕,牆上有大洞,廁所的水龍頭的牆壁也是有坑洞,然後窗戶的牆也是沒有鋪平。
有些人是花了所有的積蓄買了一個單位,卻獲得看似還未完工的單位。
投訴者不是1個2個,也不是,10個20個,根據佳日星的說法,是有400至500個!
這已經不是小失誤或是小疏忽的問題,雖然發展商強調結構沒問題,但一棟建築物有數百人投訴,已經就是問題了。
再說,這項房屋計劃是由檳州發展機構通過公開招標方式,委任奪標的發展商來進行興建工作。
不是說公開招標就能獲得最好及最便宜的嗎?公開招標是最透明的不是嗎?
以正常思維來想,商人肯定就是要賺錢,商家賣產品肯定不會虧本賣,若是產品便宜,成本及原料價格肯定是更低。
曾經,“政府出品”是品質保證,但如今買到有缺陷單位的屋主,真的要大哭三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