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南3日訊)疑受潤絨河提升工程影響,加上檳吉山洪暴發時下遊抽水泵沒啟動,淡汶對面港一農園遭河水倒灌成災,農作物皆被淹死,番鴨也在水災中死了60隻,讓農主損失近萬令吉。
農園業者葛漢財(61歲,家住廷高花園)昨日向武吉淡汶區州議員吳俊益的助理黃得安投訴指,懷疑是2年前潤絨河河堤提升過後,導致他的農園受災,因為中遊提升了,下遊卻沒跟著提升。

“在我的農園旁邊正是潤絨河下遊,它彙集了大小河流,再經過淡汶網寮通往大海。”
他指出,雨季於8月開始,9月多農園便出現積水,最嚴重是10月25日大水災,農園淹水,直到4天前大水才退。
他種植的整片甘蔗、白茄、檸檬及暹菜農作物,也被大水淹死。
“我的番鴨(白毛紅面鴨)就算需要水,也不能挨過淹水,長時間泡水也會腳軟致死,養了3個月的番鴨,死了60隻,約重1至3公斤。”
雖然整座農園都是他一人在勞作,沒請外勞,但3個月沒收入,損失約9000多令吉。

他認為,在死澇時,河水高漲,丹絨葛杜拔水閘的抽水泵就必須啟動抽水,但是水利灌溉局員工卻沒有啟動。
葛漢財共育有4子1女,因長子成家及孩子,當雞飯小販,扣除攤檔租金及工人薪水所賺不多,收入不穩定,因此他得輔助長子,以及正在台灣讀書的小兒子生活費。
所種蔬果及鴨羊 皆供應外勞市場
作為淡汶碩果僅存的養羊農戶,葛漢財就是靠養羊起家。
他說,5年前養羊的有三家,但由於飼料從以前的一公斤40、50仙,漲至目前的80仙至1令吉,飼料價格太貴有漲無降,市場需求量又不高,只能靠外勞購買,慢慢的僅剩他一戶在養。
不過他也減少飼養數目,從原本的100隻減剩50隻。
“羊售價一公斤28令吉,每隻羊約30公斤。養約8個月就要賣,不然賣不出。”
他也開發其他“副業”,5年前開始種植甘蔗、白茄、暹菜及檸檬。


他說,在他的農地,白茄種了700多棵,每棵4天采1次果,100棵能收成10公斤,一公斤8令吉;檸檬一公斤5令吉;甘蔗地約種3000棵,一公斤可賣80仙;暹菜百多棵,一公斤15令吉,從以前的淹水地移去別的地方,結果一個淹水,全部淹死了。
他於2年前開始飼養雞鴨,全都供應外勞市場。水災前他養了50隻雞和100隻番鴨,但水災後死了60隻番鴨。

吳俊益:水利局已獲撥款 增建水閘及抽水泵
武吉淡汶區州議員吳俊益受詢時回應,他已經多次投訴給水利灌溉局官員,他還會在星期一州議會辯論環節再次提出。
他透露,根據當局官員回複,水利灌溉局已獲得撥款來提升武吉淡汶農業區的排水係統,其中一個項目是增建水閘及抽水泵。
“現在已在委任測量師,預計會在2020年第一季公開招標。”

報導:陳繡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