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7日訊)學習是終身的事業!
宏願開放大學的3名樂齡畢業生們,不僅將此奉為人生信條,更用行動證明活到老,是真的可以學到老;她們分別是陳秀娟(76歲,工商管理碩士)、王秀芝(72歲,工商管理博士),與V.馬佳亞卡斯(71歲,教育碩士)。

陳秀娟是本屆最年長畢業生,主修商業管理的她坦言,書是永遠讀不完,而學習就是在漫長人生裏,盡你所能的學到更多。
以前是名速記員的她說,因遠距離教學,她其實很少能與其他人共同上課。

“但我偶爾會參與群組討論,且往往很享受這過程,年齡不同導致對事物都有各自看法,可從中互相學習。”
王秀芝目前還是合約員工,專職銷售與市場營銷,育有2名女兒5名孫子女。她愉悅的說,非常享受與年輕人們上課,他們總是有很多新穎的、天馬行空的想法。
“雖然我們在年齡上有很大差異,但他們非常友善也有獨到見解,我時常都覺得他們的思想很驚奇。”
她認為,這是很珍貴的互相學習機會,可透過分享聆聽不同年齡層的聲音。
V.馬佳亞卡斯是家庭主婦,有兩名41歲與45歲的兒子。她認為,保持積極的心態很重要,尤其是在學習上,不可因懼怕困難就先自我放棄。
“生活會在每天給你不同挑戰,我所需要做的就是迎戰,讓不可能成為可能。”
之前是名測量師的她坦言,由於停止工作後成天待在家有些無聊,她嚐試成為補習老師,並從中激發她想報讀教育類的課程。
“成為教師意義重大,我對有教無類非常堅持,每個人都是平等的,必須獲得同等學習機會。”
謝富順(41歲)也榮膺遠距離教學最佳學生獎。
學習緩慢 也不放棄
以教育係研究生畢業的徐珍薇(38歲)是古晉人,她本身患有先天性神經失調,導致右邊身體行動遲緩偶而喪失平衡感,在學習時會較其他人慢些,然而她也從未放棄進修的機會。
“我自小就習慣用左手完成所有事情,包括寫字或利用電腦做作業時。”

之前任職電子工程師的她坦言,她的夢想是為他人帶來良好影響,並直言受到之前身為教師的媽媽啟發,讓她也想成為教育工作者。
“我更傾向於教導私人學校,他們的學生不分年齡,也來自各種不同家庭,比較挑戰性,也符合我有教無類的教育理念。”
她也是該大學唯一申請到政府學校實習的學生。
宏願開放大學周六(7日)舉行第10屆畢業典禮,共迎來年齡介於22至76歲之間740名畢業生,其中女性占59%,男性則占41%。
貪腐不可為 大馬需有問責製
宏願開放大學名譽校長丹斯裏東姑英南說,腐敗是權力加上壟斷,剔除透明度後的產物,若沒有問責製,領導層的誠信和道德將趨於瓦解。
“大馬確實需要強大政治意願來立法善政,同時我們也需要強大的消費者壓力,要求服務提供商和其他公共機構承擔更大責任,並嚴厲懲罰各種濫用公共信任的有關方以進行威懾。”

他引用2017馬來西亞誠信研究所(IIM)對402名大學生的調查,35.8%或每3人中,就有1人認為收受禮物不等同於賄賂。
“而馬來西亞反貪汙協會(MACC)2016年針對1000名大學生的調查,16%的人在成為當權者後願意接受禮物,相較2015年增長5%。”
他說,有鑒於此,畢業生們在職場更該扮演好監督與執行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