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13日訊)誠信黨柏馬當巴錫州議員法依茲促請政府為國內建築企業推出振興配套,以創造更多工程項目給本地公司。
他也提出數項建議,包括呼籲政府為本地建築公司提供低息融資的方式,以便能以較低的成本去競標項目合約。
他今日發文告指出,金務大(Gamuda Bhd)董事經理拿督林雲琳最近透露,馬來西亞超過一半的大型建築項目皆由中國國有企業所承包,國有企業不惜以低成本來競爭項目,已導致本地公司包括大型企業也喪失了類似項目的承包合約。

他說,這種情況令人擔憂,因這將限製本地建築公司的成長能力,尤其是當前的經濟成長下滑之際,全國建築業已經受到影響。
“讓中國國有企業來參與大馬的大型基礎建設項目是前朝國陣政府的狹隘觀點,這種沒有考慮到是否會對本地公司起著影響的做法,如同放棄自己的孩子,而去照顧森林中的猿猴。”
他舉例國陣政府把項目授予中國國有企業的東海岸鐵路(ECRL)計劃,隻獲分配30%的EPCC承包項目給本地公司。
“幸好希盟贏了第14屆大選後,盡管受到中國國有企業之前的合約限製,但也成功修正合約條例,將EPCC 的總承包項目分配增加到40%;不過,政府還是得設法協助提高建築業的增長。”
他說,由於國外宏觀經濟的不確定性,政府需要注入資金來推動及刺激國家經濟成長,希盟政府必須確保本地公司和國民是大型建築項目的最大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