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9日訊)相傳觀音菩薩有33尊化身,觀音會化身不同形貌到民間救贖眾生,助人化險為夷。
33尊觀音化身的故事為人津津樂道,如化身小孩降伏怪獸的“圓光觀音”、化身賣藥老翁的“施藥觀音”,還有乘著白獅,四臂分別持著摩竭魚、白吉祥鳥、鳳頭和箜篌的“阿麽提觀音”等。
攝影:紀允賢
每尊觀音化身都有不同的傳說、不同形貌,光聽只能靠想像,若親眼所睹相信感覺更深。
坐落在檳島海墘紅燈角填地,供奉南海觀世音菩薩的“玄母殿”,在各善信結緣下,打造了這33尊化身觀音像,讓各界善信和遊客,可一睹每個觀音化身。


該殿顧問餘章生接受《中國報》訪問時,分享觀音化身故事說,第一尊觀音化身是“楊柳觀音”,手持楊柳枝,是最廣為人知的。
“這是觀音菩薩第一次顯化之身,據說古代旱災嚴重,觀音顯現此身,並從玉瓶中取出楊柳枝灑甘露,頓時天降大雨,解除旱災。”
他說,其他觀音化身的故事也為人津津樂道,觀音每到一個村落,就化身不同的形貌去度化眾生。
“比如‘施藥觀音’,化身賣藥的老翁到爆發瘟疫的地方救治百姓,用了幾個月把瘟疫根除。還有在《西遊記》中出現的‘魚籃觀音’,化作漁婦點化一個叫馬郎的人。其形貌是腳踏鼇背,手提盛魚的竹籃。”


該殿主席張順利說,該33尊觀音化身像是由善信報效訂造,請中國師傅製造。
他說,會有此想法,是因為南海觀音給該殿宗教導師楊智善金剛上師,下了一個指示。
“我們之後就從網上翻查相關資料,並記錄在一本書,訪客若有興趣,我們會依書分享觀音化身的故事。”



觀音化身小孩
33尊觀音化身中,觀音菩薩化作不同身份背景的平民,還包括化身小孩,那是“圓光觀音”。
根據曆史傳說,相傳閩南有一個山村,村民以打獵為生,但山中有一隻怪獸經常趁村民進山打獵時到村子專吃孩子的眼睛,以獲得精氣,修成妖魔。
觀音菩薩知道後,便化身為小孩坐在村口的城隍廟中,當怪獸來到城隍廟時,見是一胖大的男娃,喜形於色,準備下口之際,觀音現出身後烈焰圓光的寶像,將怪獸降伏。



後年50週年大遊行
張順利說,安奉33尊觀音化身神像,是配合玄母殿“圓通寶殿”擴建,前後籌備了一年半的時間,整項計劃耗資約150萬令吉。
“我們希望更多人了解觀音的故事,擴建計劃還包括在殿外圍牆,設置從尼泊爾空運來的122個轉經輪,歡迎海內外遊客和各界善信來參觀和膜拜。”
他透露,該殿將在2021慶祝50週年,定在後年的農曆九月十八,屆時將大事慶祝,還有花車巡境遊行。
“配合50週年慶典,我們將為殿內神像換新裝,包括南海觀音、玉皇大帝和瑤池金母。”


換回原稱南海佛祖
餘章生提到,該殿主神南海觀世音菩薩原稱“南海佛祖”,當年觀音神像外衣繡的也是“南海佛祖”。
“因為在90年代,我們響應世界佛教總會號召,將南海佛祖改為統稱南海觀世音,現在我們有打算再改回原稱南海佛祖。”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