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期以來,隻要打開社交媒體,隨處可見廣告方式出現的個人網售,最近流行的還包括直播賣東西。
很多年輕男女,可以一整天都坐在手機鏡頭前做直播,就為推銷所謂“時下最夯”的各類產品。
身邊就有朋友,網購不知名目的保健品服用,我曾問對方,產品是否真的可靠?對方的回答是:這麽多人買,應該沒問題吧?
由此可見,產品若是經由粉絲量多的網紅推銷,所引起的按讚和留言,就會被消費者視為“那件產品很紅”,加上不少的“PM”(私訊)留言,更是直接轉化為消費者的購買信心。
網賣不像傳統買賣,賣東西前要查驗物品,還要符合一大堆的條規,需申請執照,產品內容要有,營養標籤要張貼;這些,都不是消費者在網上最在乎,他們較關注的是,賣家不騙人,隻要給錢貨到手。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做網售生意的年輕群體,已在網絡上自成一格,有自己的生態出現,網售小商家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為了突圍,多數選賣非本地產品,各出奇招,廣告打得夠吸睛,效果有多神奇就要有多神奇。
筆者隻是覺得,這些要吃下肚和接觸人體的產品,豈可兒戲?賣家有的年紀很小,隻不過是中學生,但他們之中有者所賣的產品,可能連他們都未必清楚,很多消費者更是未必懂判斷。
這並不是說,網賣的產品就一定不好,但你有你賣,我有我質疑;當一個精明的消費者,就與你當一個聰明的選民一樣,警惕總是打廣告把自己講得有多神多好的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