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搜索
簡
APP
主頁 > 大講堂 > 辣死你嗎

社交媒體

網賣

騙人

文 文 文

【辣死你嗎】 羅健傑:提防“神產品”

大山腳辦事處記者羅健傑。

長期以來,隻要打開,隨處可見廣告方式出現的個人網售,最近流行的還包括直播賣東西。
 
很多年輕男女,可以一整天都坐在手機鏡頭前做直播,就為推銷所謂“時下最夯”的各類產品。
 
身邊就有朋友,網購不知名目的保健品服用,我曾問對方,產品是否真的可靠?對方的回答是:這麽多人買,應該沒問題吧?
 
由此可見,產品若是經由粉絲量多的網紅推銷,所引起的按讚和留言,就會被消費者視為“那件產品很紅”,加上不少的“PM”(私訊)留言,更是直接轉化為消費者的購買信心。
 
不像傳統買賣,賣東西前要查驗物品,還要符合一大堆的條規,需申請執照,產品內容要有,營養標籤要張貼;這些,都不是消費者在網上最在乎,他們較關注的是,賣家不,隻要給錢貨到手。
 
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做網售生意的年輕群體,已在網絡上自成一格,有自己的生態出現,網售小商家之間的競爭異常激烈,為了突圍,多數選賣非本地產品,各出奇招,廣告打得夠吸睛,效果有多神奇就要有多神奇。
 
筆者隻是覺得,這些要吃下肚和接觸人體的產品,豈可兒戲?賣家有的年紀很小,隻不過是中學生,但他們之中有者所賣的產品,可能連他們都未必清楚,很多消費者更是未必懂判斷。

這並不是說,的產品就一定不好,但你有你賣,我有我質疑;當一個精明的消費者,就與你當一個聰明的選民一樣,警惕總是打廣告把自己講得有多神多好的政客。

高興
高興
0
驚訝
驚訝
0
憤怒
憤怒
1
悲傷
悲傷
1
關懷
關懷
0

社交媒體

網賣

騙人

相關文章

投資100賺10萬?警方:社媒投資多為詐騙

門牌稅幸運兒名單出爐 可到MBPP社交媒體查看

辣死你嗎?|陳明堅:身教比法律更有效

雙溪峇甲補選︱ 曹觀友遭冒名在社媒 指責巫統導致希盟敗選

法米:13歲以下兒童 ‘’不可擁有社交媒體賬戶 ”

吉州議會︱ 阿占:疫後改變生活 72%人民習慣瀏覽社媒

本网站将存储和使用您的 Cookie 数据,以改善在我们网站上的体验。
同意
my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