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南8日訊)華都村骨痛熱症確診病例暴增至32宗,最新2宗案例發生在第5條路。
據悉,蚊症自去年11月17日起爆發,發生地點主要集中在該村第7、8、9、10條路。隨著最新案例出現,意味蚊症已蔓延至第5條路。



武吉淡汶區州議員吳俊益今午連同威省市議員王育璿、華都村社管會主席黃量新巡視華都村第5及第9條路,並向媒體發表談話。
吳俊益指出,他上任之後,便在選區的各花園住宅區進行大掃除,包括許多威省市政廳都沒清理的“三不管”灰色地帶。
“這次2019年尾開始的第二波蚊症爆發後,華都村大掃除已超過10次,住家後巷已逐一清洗,連之前在第6條路曾發現蚊症源頭的水井,也被蓋掉解決。”
他說,根據威省市政廳及衛生局官員突檢發現,蚊症源頭主要是村民用來種花、種菜的保麗龍箱及漆桶;他也不排除,廢棄屋子可能成為孑孓的繁殖溫床。
“我們會在本周日再辦大型清潔運動,要求市政廳園藝組、特別工作隊及4支自願消防隊,全面清洗該村溝渠,並檢查廢棄屋子尋找蚊症根源。”



他感歎,村民基本上都知道“禍首”,但是因為鄰居的關係而不願或不敢勸告和提醒他們,而是要議員出面警告。
他強調,他沒要求村民參與大掃除,但起碼要確保住家範圍及前庭後巷溝渠保持清潔衛生。
“第二,村民必須自行清理廢棄的漆桶及保麗龍箱,避免遭到市廳執法充公。第三,住家前庭的溝渠上鋪洋灰,必須保留可供市廳員工清理的洞口,再用溝蓋覆蓋;倘若家家完全覆蓋溝渠,溝渠無法清理又不流通,恐怕會滋生孑孓。”
垃圾桶需加蓋 避免貓狗拖拉
吳俊益透露,根據他兩天巡視,村內很難找到符合規格的有蓋垃圾桶。垃圾桶如果無蓋,垃圾容易被野狗野貓拖拉出桶,散落滿地。
“我們不阻止村民把垃圾丟去巴刹垃圾桶,但必須在每天上午11時之前丟,方便市廳清理,垃圾不留過夜。”
至於農場的死雞、死豬、內髒等會發臭的,他強調不可丟入垃圾桶,必須自行聘請承包商清理,如同建築廢料。
王育璿說,華都村本周日(12日)大掃除,由於靠近農曆新年,當局將安排大垃圾桶置放在第10條路口,村民可將廢棄的床褥、大型家具等丟進垃圾桶,時間隻限周日早上8時至下午1時。
她也希望村民注意住家範圍內是否存在容易積水的容器,譬如定時清理飲水機的可拆卸接水盒,避免積水養蚊。
黃量新說,華都村蚊症問題是從2015年開始至今,而去年11月中出現蚊症,讓外人以為華都村很肮髒,實際上社管會幾乎每周都進行大掃除,清理溝渠及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