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曆新年期間,大多公司都休業,而在媒體界上班的其實並不會出現一間公司上下完全休息的情況,依然還是有幾個人依然守在前線繼續工作。
一些公司雖然沒有停止作業,但因為公司內擁有不同種族的員工,因此大家還是會輪流休假,讓慶祝該節日的員工拿假,而不相幹的就繼續工作,下次就輪到該名工作的員工拿假。
然而一些行業因為特殊性情況,就比如中文媒體界就會有這種窘境,因為員工大多都是華裔,因此唯有大家輪流犧牲,讓其他人能夠在農曆新年的時候慶祝佳節。
今年的農曆新年國營電視台TV2則破天荒,出現了首名華語新聞巫裔主播,許多人稱讚該名主播的華裔發音標準,也有人認為這是真正展現了一個馬來西亞。
當然有讚,當然也會有人酸,有人認為這類行為對華裔不利,是在搶華裔的飯碗,有些甚至還想很多,把情況扯至遲些會有巫裔來到華校擔任校長之類的極端言論。
能力高者獲得這份工作,是千古不變的道理,而弱者才會擔心自己的飯碗不保,因為你知曉你自身的能力並不如他。
大馬雖然是個多元種族的國家,但各族之間從來都不曾緊密的靠在一起,大家都隻是過著互不幹涉的生活,你不懂我,我也不懂你,出事了再來互相大罵一通。
這就是大馬面對著最大的問題,同一個國家的國民,為何會有互相擔心利益被搶走的問題出現?
會華語並不是華裔獨有的,你有學習另外一種語言的能力,那麼這個能力終將成為你的助力,如果你擔心利益被拉走,那麼實際上你和其他極端的群體,並沒什麼差別。
此外,多學一種語言,更能讓彼此更為了解,讓大馬多元種族國家這稱號更為名副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