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9日訊)行動管製令下,街道冷清清,三輪車夫生活雪上加霜,一整天甚至零乘客零收入,有者甚至沒有錢打包食物,只能等待好心人送飯來。
每天在椰腳街觀音亭一帶等生意的三輪車夫卡欣(50歲),已經好多天沒有收入,口袋裏沒錢,要去打包食物也成問題,只能在觀音亭外等待熱心者送飯來。
他日前接受本報訪問時說,行動管製令實施期間,雖然很多小販沒有營業,但還是可以找到可以打包的地方。
“要去打包食物不難,難在掏不出錢去打包。”
(攝影:陳麗玉)


他向記者申訴說,自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爆發,郵輪沒有靠岸,沒有遊客來觀光,三輪車夫的生意一落千丈。
“現在的情況更是糟糕,觀音亭也暫時關閉了,街上冷冷清清,一整天完全沒有生意,沒有收入如何開飯?”
椰腳街觀音亭是喬治市著名景點之一,而且平時香火鼎盛,每天不少善信來膜拜上香。
隨著行動管製令的實施,記者訪問當天,觀音亭外門可羅雀,觀音亭大門也已深鎖,並張貼告示指該廟將在本月18日關閉至31日;如需補運點燈可聯絡告示名單中的執勤工作人員。
平時在那一帶等待生意的卡欣,生計當然沒有著落。
他希望政府可以盡早發放,之前宣布在振興經濟配套下,發放給德士司機與三輪車夫的600令吉援助金。
“我已呈上名字,但至今沒有下文,希望能快點下放,若不能一次過發放,分期發放也好,起碼可以周轉。”



擔心管製令延長日子更苦
71歲的三輪車夫陳先生擔心行動管製令延長,接下來的日子更苦。
他受訪時說,過去兩個星期完全沒有收入,現在已經是勒緊褲頭過日子,要是管理令再延長,真的不用吃了。
他說,沒有收入的時期,隻好省省一餐當三餐吃。
因此他希望政府盡快發放600令吉援助金,好讓三輪車夫還有德士司機喘口氣。
他說,雖然現在實施管製令,但打包食物沒有問題,可以去巴刹隨便買便食,然後像平時一樣,坐在三輪車或路邊用餐。

遇到疫情Bo Bian
“遇到這種疫情,Bo Bian(福建話指沒有辦法)啦,這個時候就有什麽吃什麽,哪還有得選?”
三輪車夫劉先生(56歲)受訪時說,現在這個時刻,隨隨便便就是一餐,能填飽肚子已經很好。
他說,幸好三輪車行的老板日前有給三輪車夫20令吉買飯吃,不然三餐也成問題。
“但老板也不能經常幫忙,最好是政府快點有援助下來。”

另一名66歲不願具名的巫裔三輪車夫受訪時說,疫情爆發之前,每天平均有4單生意,可以賺取約60令吉收入,但接著情況越來越差,有時一天隻有一單生意。
“現在更糟糕,一天完全沒接到生意。”
他家裏還有母親和弟弟要供養,日子隻會越來越苦。
報導/攝影:陳麗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