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7日訊)中央政府、州政府及熱心人士讚助下,州議員管製期間如火如荼派發物資及口罩給選民。
彭加蘭哥打區州議員魏子森說,除了善用檳州政府在檳州人民援助配套下,多撥出3萬令吉給檳州40個州選區州議員的撥款外,他也動用原本被分配的選區撥款,來購買物資,協助有需要的選民。

他接受《中國報》電訪時說,3萬令吉撥款,除了購買糧食以及乾糧給有需要的選民,撥款給區內的前線人員。
“隨著行動管製令延長,這筆撥款當中也包括用在齋戒月期間給穆斯林發放開齋糧食上。”
魏子森說,中央政府所提供的口罩是按照社委會數目規定,其選區屬於東北縣,由東北縣土地局發放。
“彭加蘭哥打區有5個社委會,每個社委會被分配6260片,總共獲得了3萬1300片口罩。”
他說,社委會至今已分發4片一包的口罩,給七條路巴刹的民眾及商家、五條路362、360、358座、海景園以及紅燈角填地的居民。
“坦白說,口罩的數目是不夠的,但我們盡可能把口罩派發到選區內的每家每戶。正如首長所說的,我們是馬拉鬆而不是百米賽跑,必須要好好規劃善用。”
丹絨武雅區州議員再裏爾說,該區除了派發乾糧,也有購買新鮮蔬菜及魚,給有需要的居民。
“3萬令吉肯定不夠,購買口罩及搓手液已花去不少錢。”

他說,他已開始在該區派發中央政府提供的口罩給居民,一些是放入信箱,一些是由高樓管理層代為派發。
“我們也在巴刹派發,目前還有一些在派發中。”
鄭來興: 物資隻會派給真正需要的貧窮人士
光大區州議員鄭來興說,其選區目前派了物資給約2300戶有需要的居民,口罩方面也已派發給90%的居民。
他說,物資方面,除了使用3萬令吉撥款購買外,也獲得熱心人士讚助,以及中央政府所送來的乾糧。

“物資隻會派給真正需要的貧窮人士,不是所有居民。”
“我的選區主要是商業區,居民比較少,因此,該筆3萬令吉撥款是足夠的。”
鄭來興說,口罩方面,州政府早前曾提供一批口罩,以5個為一包,分派給居民及商家,接著是中央政府則運來1戶4個的口罩。
“接著州政府的口罩陸續有來,我們會繼續分派給選區內居民及商家。”
李凱倫:感謝慈善團體援助
馬章武莫區州議員李凱倫說,檳州政府撥予3萬令吉供購買救濟品,為貧苦家庭解決了些燃眉之急。
他感謝眾多非政府組織及慈善團體的援助,而不同的政府機構也做出不同的援助,譬如州政府也通過天課(ZAKAT)援助巫裔等,舒緩了州議員的壓力。

他也說,中央政府的口罩已於上周五(10日)由各社管會領取,將沿戶發放或丟入組屋郵箱給居民。其選區有2萬5404戶居民,由於口罩只能提供給1萬4430戶,他們會記錄下已獲居民,若中央再發下一批口罩,就發給其他未獲者。
“居民請在家等候,社管會會把口罩派到你們手上。”
方美錸:歡迎捐贈幹糧物資
爪夷區州議員方美錸說,檳州政府撥下的3萬令吉撥款,已被用來購買乾糧,他也自掏腰包購買了400盒共2萬片口罩。
“但3萬是不夠用的,從服務中心派送出去的物資已超過千份,每份物資價值介於40多至60多令吉,還包含3片口罩。”

他慶幸社會熱心人士讚助幹糧物資,他歡迎更多熱心人捐贈乾糧如米、糖、食油、米粉等,甚至是清真食品,以便派送有需要的貧苦家庭,唯獨不接受現金善款。
“至於中央政府發放的口罩,是通過民防部隊交給縣署,由縣長移交給各州選區,每區各獲5萬6000片口罩,共1萬4000戶受惠,但這遠遠不足應付各州選區需求。”
他強調,單單爪夷區就有約2萬戶居民,那些沒拿到口罩的居民就會撥電詢問,為何他們沒獲得口罩,所幸他本身已掏腰包,補貼給其他家庭每戶3片口罩。
吳俊益:最需要兒童口罩
武吉淡汶區州議員吳俊益說,檳州政府給的3萬撥款是不夠用的,能買到的乾糧日用品不過數百份,所幸有熱心商家捐獻乾糧物資及口罩。
他說,他選區有1萬6500戶,但中央政府提供的口罩只能供應1萬4000戶,尚餘2500戶沒得分。

不過,他早在3月初就購買了一萬片口罩,分派給學校、自願消防隊、警方、前線人員、市政廳人員、威南洗腎中心等,剩的口罩填補分派給另外1700戶,最後只剩高檔住宅區800戶。
他補充,目前最需要的是兒童口罩,以便在未來開學時提供給學生,以及前往醫院的小孩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