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城17日訊)每年榴梿季節,榴梿園必定會有榴梿被偷,果農對這類事件早已司空見慣,但一直也無計可施,而今年的情況更是日趨嚴重。
檳州果農公會主席黃誌明說,今年榴梿被偷的情況層出不窮,相信是行動管製令的緣故,許多人失業,就跑到果園裏偷榴梿。
他說,大部分果園都沒有安裝籬笆,因為果園的範圍太大,要圍籬笆又需要大筆資金,所以多數果園都沒有籬笆或閘門。

他今日接受《中國報》電訪時說,一些登山客或腳車騎士,在登山時順手偷榴梿,其實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園主過去太過縱容他們,覺得虧損一點點無所謂,繼而讓這些登山客或腳車騎士養成理所當然的想法。
“果園裏的一草一木,都是屬於園主,園主辛辛苦苦種植的成果,若大家都以理所當然的態度,在不問自取的情況下,拿走果園內任何東西,那都是屬於偷竊行為。”
他說,多數果園過去都是由老園主打理,但受管製令影響,一些年輕人也回流到果園幫忙打理,過去老園主無能為力打擊毛賊,如今年輕園主可能就會強烈打擊,或是將事件公諸於世。

他指出,園主通常都會在果園附近置放告示牌,以警告登山客或腳車騎士,勿擅闖私人重地,而一旦抓到毛賊,就會交由警方處理。
黃誌明的果園位於峇都依淡,占地12畝,今年他有加強防範,所以損失比較少。
“我通常早上把果園的工作忙完後,半夜還會犧牲睡眠,前往果園巡邏,若剛好有看到榴梿掉落,就必須馬上撿起,否則過陣子就被人撿走了。”

腳車隊伍聚集 引起不便
“近年來,越來越多腳車隊會成群結隊上山,造成果農載貨、送貨,出入不便。”
黃誌明指出,腳車隊的速度慢,有者又蠻不講理,成群結隊的腳車隊,將道路堵住後,會給果農帶來不便。
他說,這些道路是果農們辛苦開辟,為運輸便利花錢開拓,如今登山客將這些便利當成理所當然,甚至擾亂果農的步調,可能也會影響果農生計。

此外,凡有人經過的果園,就一定會有損失;而深山裏的果園,則是面對野生動物的威脅。
黃誌明說,新港、湖內,尤其是靠近住宅區的果園,每逢榴梿季節都會損失慘重。
他勸請民眾,盡量勿在榴梿季節登山,免得打擾園主的工作,也避免因為害群之馬,而引來園主對外人產生不必要的猜疑。
報導:蔡凱盈
照片:黃誌明提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