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7日訊)基孔肯雅症“殺到”數年前曾被檳消協喻為全檳最肮髒組屋的北賴直落英達E棟組屋,短短逾1週共傳出3宗基孔肯雅症病例。
威省市議員大衛馬瑟證實,3宗病例患者,分別是華巫印裔各一人,最新一宗病例於前天發生。
該組屋共管機構秘書安峇透露,威中衛生局4天前已派員前來噴蚊霧,包括登上每個樓層的走廊噴射,避免基孔肯雅症蔓延。
檳州衛生局於本月6日在面子書貼文,指直落英達E2棟組屋和大山腳馬章武莫斯裏章穀園組屋區,各有3宗和2宗基孔症病例。
拍攝:陳鋒全


直落英達組屋民生問題一籮筐,共有E1、E2兩棟,各21層樓1008個單位,但隻有650單位有人居住,其餘皆空置,因此也成為不負責任居民的“垃圾房”,衛生情況糟透。
大衛馬瑟今日聯同傑森市議員、共管機構和鄉管會成員,前往該組屋視察時說,政府規定,複甦期行動管製令期間,是不被允許舉行大掃除。
“但為了杜絕蚊症,我會與威省市長拿督羅查裏協商,要求近日內安排市政廳清潔員工,前來協助清理周遭的積水地點,防止疫情擴散。”
安峇補充,行動管製令開跑之前,該組屋是每3個月舉行一次大掃除,但隻有不到1%的居民參與,大家抱著自掃門前雪心態,結果往往到最後隻有市政廳員工、鄉管會和共管機構成員在打掃、清理,令人遺憾。


該組屋不止面對衛生問題,公共設施也頻頻遭不負責任的居民破壞,如每棟組屋各有3台升降機,但目前僅有1台操作。之前安裝的閉路電視也遭破壞者塗鴉惡搞,同時組屋也不時發生高空拋物問題、亂丟垃圾,衛生情況堪虞。
大衛馬瑟強調,要改善組屋衛生情況,居民有必要改變思維,照顧好屋子內外及週遭環境,否則舉辦再多的大掃除也無補於事。

大水槽感應器失靈 “瀑布”從天而降
兩棟組屋的大水槽感應器,其電線遭小偷盜竊後失靈,目前只能手動操作,也因為水源從天而降,猶如“瀑布”,導致組屋的天井長時間積水,至今已有兩個月。
安峇指出,不排除小偷以為水槽感應器,是鋁製品,豈料把電線剪斷,才發現是鐵製品,於是丟棄在水槽旁。
他希望州政府伸出援手,協助維修兩棟組屋損壞的水槽感應器。

另一方面,他說,兩棟組屋共有1008個單位,但隻有650單位有人入住,遺憾的是僅有200戶居民繳交管理費,其餘沒交管理費者多數是租戶或空置單位。該組屋每月管理費是30令吉。
“共管機構至今還拖欠書記兩個月的薪資,實在沒能力維修損壞的感應器。”
他也說,該組屋共有3名清潔工,每天會打掃組屋走廊及天井的衛生,記得有一次曾有居民高空丟棄榴槤殼,剛好擊中正在打掃的工友,所幸隻是受輕傷。

大衛馬瑟:廉屋不應超過5層
大衛馬瑟呼籲政府重新檢討廉價屋政策,僅建設不超過5層樓的廉價屋,因樓層較高的廉價屋,需安裝升降機及高效水泵,需昂貴的維修費,不是共管機構所能負擔。
據他了解,70%至80%的高樓共管機構,無法有效管理廉價屋,是因為面對居民拖欠管理費的問題,導致共管機構缺乏基金進行維修。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他建議政府接手管理廉價屋,為B40群體打造擁有生活素質的宜居環境。
“政府也需委任相關機構如地方政府,負責徵收廉價屋的管理費,同時交由一個政府機構來處理組屋公共基設的問題。”
他說,廉價屋是建給B40群體居住,因此政府須製止屋主以超出購買價,出售組屋,同時也不允許出租給第三者如外籍人士。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