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底會不會閃電大選,相信是這期間一直圍繞著的話題。
距離509全國大選不過2年多,照理來說下一屆全國大選應該落在2023年。
然而近來議員跳槽,各派係籌集議席的舉動,讓大馬政壇一直處於不穩定性。
有議員建議,與其一直維持這種不穩定性,倒不如重新舉辦全國大選,讓一切重新洗牌。
這個建議有人讚成,也有人反對,反對的人認為舉辦全國大選勞師動眾,耗費大量民脂民膏,支持的人認為這是解決政治僵局的方桉。
根據前選委會主席阿茲哈,509全國大選時期,選舉費用耗費5億至6億令吉,如果舉辦閃電大選,那麽費用會比509時期來得高,會耗費7至8億令吉。
可能有人認為這筆錢每5年都必須要用,如今隻不過是提前使用了。
雖說是如此,但是我國剛剛遭受新冠肺炎(2019冠狀病毒疾病)的衝擊,這個疫情讓我國耗費了不少人力物力,經濟也因此被重重打擊,在如今的情況下真的適合舉辦大選嗎?
其次,即使舉辦全國大選後,那能確保跳槽事件不會再重演嗎?難道說,每次有跳槽風波,為了平息這個政壇不穩定的狀況,就必須來一次全國大選嗎?
其實最重要的,難道不是製定反跳槽法令,讓那些見風使舵,見利忘本的議員無法再施展“青蛙大法”,才是治本之策嗎?
各個政黨在當反對黨時,都會向執政黨高喊要定製反跳槽法令,但在當了執政黨後,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都不會把自己的活路砍斷,製定這項法令。
從以前到現在,都不斷有國州議員跳槽的新聞,惡風惡果一直在無限循環,唯有製定法令,才能保障以後不會再有相同的局面發生。